那是一种盲目的、消耗的状态,照顾自己的生活,打理那些千头万绪的杂念,喝自己冲的咖啡,睡自己铺好的被窝,吃自己餐盘里的饭菜,写自己的作业,考自己的试,做自己的梦……世界上的悲伤与灾难都太多,我们活平静遥远的角落,无力怜悯。人间既非天堂又非地狱,末日尚远,我们惟能维护着自己的天地"埋头做些功课,做些世间的荣辱"…就算洪荒滔天,也总有他人去担当。 ——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如果不是远行,怎么会了解远方陌生而绮丽的生命轨迹。当你蜗居在城市里,为着尚不可知的未来奋笔疾书的时候,远方的人们,他们在做什么?他们或许正在梦乡,在清真寺祷告,在中东的战场包扎伤口,在北极圈的冰天雪地里看第一场极光,在守候着垂死的亲人,在部落里面接受男孩的成年礼,在蔷薇盛开的小巷里吻别... ...世界这么大,我们互相等待,等待着有一天以过客的身份出现在某时某地,装点自己的旅行,装点别人的风景。 ——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未曾想到,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我们的出生年代,成为了一个字正腔圆的集体烙印,被用作追捧和诟病的代名词,无论我们有着多么迥然不同的生存姿态。但是我仍然相信这些千姿百态的理想和悲哀,功名和败落的后面,有着本质上相同的,对世界和生命的勇敢诘问。这正是我们为何要紧紧抓住语言的权利去表达内心的最初的动机。无论是写作者还是阅读者,这都是光荣的事情。至少,我们有很多的孩子,愿意去思考和表达,即使无论这思考和表达的方式与内容怎样。我始终相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殊途同归。 ——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因为我们都如此轻易地走到了别人的光环和阴影的笼罩下,愚蠢地聒噪,还坚信这就是自己的优点和价值所在。而我淡然地坚持以苍白的语言尽我所能刻画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敌对,以及内心深处库存已久的冷漠与希望,决绝与妥协。真实真实再真实。青春,我可爱的青春。
我们都对了还是错了,我们都爱了但是忘了。走的时候你哭了还是怎了,我只是疼了但还是笑了。我想引用一句被说过很多次的话,我生命中的温暖就这么多,全部给了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对别人微笑。 ——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四月有着此去经年里鼎盛的一段荒凉生活。但其中有蓬勃生机。春花已落,夏叶未老。弥望满眼的青翠,让人隐隐察觉世间另行残存的美好景致。黄昏被拉的无限漫长。优美得想穿越纸间的一场电影。夜幕纯净的钴蓝在暗红的霞辉中渐渐显影,像是暗室里未成形的相片,与药水中有隐约可见的应急渐渐清晰。 ——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
我穿着,着布满虱子的袍子,十九年不洗,在接近十九的尾巴的时候,在时光的路途上转身倒着前行,如此我便高兴的看到经历过的青春越来越长,进而掩耳盗铃地忽略剩下的青春越来越短。 —— 七堇年《被窝是青春的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