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声呼喊,连名带姓地喊。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 杨绛《我们仨》
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 杨绛《我们仨》
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 杨绛《我们仨》
我和圆圆走在路上,一定搀着手;上了电车,总让她坐在我身上。圆圆已三四岁了,总说没坐过电车,我以为她不懂事。一次我抱她上了电车,坐下了,我说:“这不是电车吗?”她坐在我身上,勾着我脖子在我耳边悄悄地央求:“屁股坐。”她要自己贴身坐在车座上,那样才是坐电车。我这才明白她为什么从没坐过电车。 —— 杨绛《我们仨》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幸福的生活”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 杨绛《我们仨》
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 杨绛《我们仨》
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但他作诗却说“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方”。他在另一首诗里说:“鹅求四足鳖双裙”,我们却是从未吃过鹅和鳖。钟书笑我死心眼儿,作诗只是作诗而已。 —— 杨绛《我们仨》
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 —— 杨绛《我们仨》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 杨绛《我们仨》
喊声落在旷野里,好像给吞吃了似的,没留下一点依稀仿佛的音响。彻底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 —— 杨绛《我们仨》
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影踪。 —— 杨绛《我们仨》
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的越远,越怕从此不见。 —— 杨绛《我们仨》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杨绛的妙语
简介:杨绛,(1911年7月17日-),原名杨季康,作家,戏剧家、翻译家。杨荫杭之女,钱钟书之妻,生于北京,祖籍江苏无锡,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1935年—1938年留学英法,回国后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文学作品有《洗澡》、《干校六记》,另有《堂吉诃德》等译著。2003年出版回忆一家三口数十年风雨生活的《我们仨...详细
杨绛的作品:《隐身衣》、《走到人生边上》、《洗澡》、《杂忆与杂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