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第一组对立,是美与感官感觉之间的对立。美当然是可得而感觉的,但并非完全如此,因为美并不尽现于感官形式,表象与美尚隔一间;此一间隔,艺术家致力弥合无间,但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认为这间隔之大,无以复加。他说,世界的和谐之美其实是一种漫无秩序的流动。 第二组对立是声音与视像之间的对立。希腊人偏爱这两种感觉形式(或许因为两者有异于嗅、味二觉,能以度量与数字次序表现):希腊人承认音乐在表达灵魂上有其一日之长,但他们对美(Kalón)的定义(“赏心悦目”)只纳入可见的形式。混沌与音乐于是构成和谐且有形可见的阿波罗式之美的黑暗面,遂归戴奥尼索斯领域。
  • 历史与历史彼此延伸,重叠,想现实与梦境的混淆
  • 我这把剑不要钱,要命。
  • 年少轻狂不懂事,错一时,念一世。只如今冷暖自知。
  • 每当她紧闭双眼,叶骞泽就会在她耳边细细地追问:"向远,你不快乐吗?你难道不快乐?"他总是太小心,然而就连他也不明白,向远一如大多数女人,她心中的欲望远大于身体的欲望……那些夜晚,月亮撩帘而入,流淌在床沿。向远在最快乐的一瞬总是徒劳地伸出手,想要抓紧那如水清辉,然而每当她合拢手指,手心就只余黑暗。"我不知道我爱的究竟是回忆里一起看月亮的男孩,还是你。骞泽,其实我更爱我自己。"
  •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 希望是最大的灾难,因为他延续了人的苦难。

    尼采

    国籍:德国

    发布尼采的妙语

    简介:尼采(原名: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0月15日 --- 1900年8月25日),德国哲学家,他的著作对于宗教、道德、现代文化、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提出了广泛的批判和讨论。他的写作风格独特,经常使用格言和悖论的技巧。尼采对于后代哲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尤其是在存在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上,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采哲学在当时曾...详细

    尼采的作品:《快乐的知识》《善恶的彼岸》《人性,太人性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