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伍尔芙

弗吉尼亚·伍尔芙

国籍:英国

喜欢2

弗吉尼亚·伍尔芙英国女作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英国意识流文学的代表性作家。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她是伦敦文学界的核心人物,同时也是布卢姆茨伯里派(Bloomsbury Group‎)的成员之一。其最知名的小说包括《达洛维夫人》(Mrs. Dalloway‎)、《灯塔行》(To the Lighthouse‎)、《雅各的房间》(Jakob's Room‎)。

伍尔芙一生勤奋,著述丰富,除小说创作外,还有大量的散文、日记等,供后人研究的第一手材料收集得已经十分完全。伍尔芙认为写作要摒弃纷繁的物质表象,在对自然与生命本质的探求中定格人类“存在的”“有意味的”“瞬间”,通过人物的瞬间感悟揭开生活的面纱,触探生命的哲理。

伍尔芙的文学创作注重人物的精神世界,她在《论现代小说》一文中指出“心灵接纳了成千上万个印象——琐屑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深深地铭刻在心头的印象”,而作家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印象记录下来,从而描绘出“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定、解说的内在精神”,来揭示内心活动的本质。伍尔芙的这种创作理念也决定了海洋这一意象在《到灯塔去》中正是人物在不同阶段对现实生活的内心感受和情感反映。

弗吉尼亚·伍尔芙简介纠错或补充

  • 女人想要写作,得有钱,有不被打扰的房间,而仅仅这一点,就够难了。
  • 思考——这是给它的一个它配不上的高雅称呼——已经把它的钓线垂到水流里去了。钓线摆动着,一分钟又一分钟地摆动着,在倒影和杂草当中四处摆动着,让水把它举起来又沉下去,到最后——你知道就是那么轻轻地一拉——在一个人钓线的低端的思想突然聚集了起来,然后是谨小慎微地把它拖进去,又小心翼翼地把它摆开来。唉,摆在青草之上时,我的这个思考显得多么微小,多么无足轻重,它就像那种鱼,高明的渔夫又把它放回水中,这样它就有可能长得肥一些,并且有朝一日值得烹烧和食用。
  • 智力的自由全靠物质环境,诗又全靠智力的自由。而女人历来是穷的,并不仅是二百年来,而是有史以来就穷。女人比希腊奴隶的子孙的智力的自由还要少,所以女人就绝对没有一点机会写诗。这就是我所以那么注意钱和自己的一间屋子的理由。
  • 过度在意旁人的言语正是艺术家的本性。文学中到处都是那些不理智的倒霉鬼,他们太重视旁人的看法了。重新回到我最初的问题,那就是何种心境最有利于创作,我猜想,那种想将自己心中的作品创作出来,要做出极大的努力,就像莎士比亚的头脑那般炽热澄明。
  • 也许那些教授在稍微过于强调地坚决认为女人低劣的时候,他所感兴趣的并不是妇女的低劣,而是他本人的优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