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

国籍:日本

喜欢2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不是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艺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川端康成简介纠错或补充

  • 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 再过十天就是八月了,虫仍在鸣叫。 仿佛还听见夜露从树叶上滴落在另一些树叶上的嘀答声。 于是,信吾蓦地听见了山音。 没有风,月光晶莹,近于满月。在夜间潮湿的冷空气的笼罩下,山丘上树林子的轮廓变得朦胧,却没有在风中摇曳。 信吾所在的走廊下面,羊齿叶也纹丝不动。 夜间,在镰仓的所谓山涧深处,有时会听见波涛声。信吾疑是海浪声,其实是山音。 它很像远处的风声,但有一种地声般深沉的底力。信吾以为是耳鸣,摇了摇头。 声音停息。 声音停息之后,信吾陷入恐惧中。莫非预示着死期将至?信吾不寒而栗。 信吾本想冷静地确认一下是风声?涛声?还是耳鸣?可又觉得怎么会有这些声音呢。然而,他确实听见了山音,恍如魔鬼鸣山
  • 对陌生人当作路人分手后,又感到可惜……这种心情,我是常有的。那是多好的人啊,多美的女子啊!在这个世界上,在没有第二个人能使我这样倾心。和这样的人萍水相逢,或许是在马路上擦肩而过、或许在剧场里比邻而坐,或许从音乐会场前并肩做下台阶,就这样分手,一生中是再不会见到第二次的。尽管如此,又不能把不相识的人叫住,跟她答话。人生就是这样的吗?这种时候,我简直悲痛欲绝,有时迷迷糊糊,神志不清。我想一直跟踪到这个世界的尽头,可是办不到啊。因为跟踪到这个世界的尽头,那只有把她杀掉了。
  • 他爱护的我就爱护,他难过的我就难过,即使这不是真正的最完美的现实,却是令我揪心的现实啊!
  • 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越是有才能的人,感情就越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