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葵生(1727—1789),字宝诚,号吾山,清代淮安府山阳县人(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乾隆壬申科举人,辛巳会试以中正榜录用,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历任监察御史、通政司参议、刑部右侍郎,是清代乾隆时期有成就的诗人、散文家和法学家。
阮葵生出身于翰墨世家,天资早慧,智力过人,幼年就矢志笃学。据《山阳县志》记载,他“生而才识卓越,为文下笔立成”。孩提之年的阮葵生,小名叫大宝,弟弟阮芝生叫二宝,因父亲供职外省,兄弟俩一起从师受业。有一天,老师因事外出,他们就顽皮起来,竟忘了温习课业.老师回来发觉后,为了惩戒今后,就故意用他兄弟俩的名字出联嘱对,上联曰:“葵生芝生,一对畜牲。”芝生急得瞠目结舌,而葵生却不慌不忙,略加思索,即脱口对出下联:“大宝二宝,两个活宝。”工稳严整,堪称绝妙,深得老师赞许,人皆以“神童”呼之(一说是其父属对——编者)。
乾隆十七年(1752年),阮葵生乡试中式,二十六年(1761年)会试南官得副选入帏,兼三馆纂修,以内阁中书入值军机处,历官刑部郎中、河南道监察御史、通政史参议。因其“治狱以明察平允见称于时”,诰授光禄大夫、刑部右侍郎加四级。他居官清正,为人有节,“耿直不面谀人,人有过而面斥,退而相忘”;及官刑部二十多年,“熟精法律,屡决大狱”,为“刑名总汇熟谙之员”。
阮葵生博闻强志,多才丰艺,一生交游极广。居官刑部后,被朝野上下誉为“司寇公”。他虽“昼夜讯供无少闲,而校书和诗如常”。他在京都还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瓶花书屋”,作为文翰荟萃的场所。他同《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礼部尚书纪晓岚,《四库全书》编纂之一、榜眼出身的陈万青等人,唱和诗词,往来甚密。
阮葵生一生生活俭朴,好善乐施。京师有座“松筠庵”,是明朝杨继盛的故宅,后改为祠堂。因其年久倾圯,阮遂邀同人捐资修复。他还在北京“改建淮安会馆,乡人谒选应试赴都者,皆助以道义”,因此深得世人景仰。
据史载,阮葵生有一次因祀祭天坛坠马受伤,乾隆帝闻之,特谕“此后乘轿勿骑马”。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阮葵生因体态肥胖,步履维艰,不幸患“中风”(即脑溢血)殁于京师,享年六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