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髻松松挽就,铅华淡淡妆成。青烟翠雾罩轻盈,飞絮游丝无定。 —— 司马光《西江月》
为女不正,虽复华色之美,织纴之巧,不足贤矣;为臣不忠,虽复材智之多,治行之优,不足贵矣。何则?大节已亏故也。 —— 司马光《资治通鉴》
无纾目前之虞,或兴意外之变。人者,邦之本也。财者,人之心也。其心伤则其本伤,其本伤则枝干颠瘁矣。 —— 司马光《资治通鉴》
任人当才,为政大体,与之共理,无出此途。而之用才,非无知人之鉴,其所以失溺,在缘情之举。 —— 司马光《资治通鉴》
知过非难,改过为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 —— 司马光《资治通鉴》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无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末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 —— 司马光《资治通鉴》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 —— 司马光《资治通鉴》
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不善者反之。 —— 司马光《资治通鉴》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何似无情。 —— 司马光《西江月》
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古人有言曰:“慈母败子”。爱而不教,使沦于不肖,陷于大恶,入于刑辟,归于乱亡,非他人败也,母败之也,自古及今,若是者多矣,不可悉数。 —— 司马光《家范》
年代:宋朝
国籍:中国
发布司马光的妙语
简介:司马光,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司马光自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司马光学识渊博,史学之外、音乐、律历、天文、书数,无所不通,但不喜释、老之学,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受人景仰。清廉仁厚,为政原则,不卑不亢,秉持道义,力荐才德兼备兴国...详细
司马光的作品:《家范》、《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