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唠叨的主管们最好也能整桌区分自己话语的轻重缓急,真正严重的事情以短信或电子邮件简明扼要地交代,并请对方回报确认收到,留下白纸黑字的证据。至于嘴上控制不住的废话连篇,就最好食默许这些废话将得到废气般的待遇,任由同时左耳进,右耳出吧! ——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小时候,和姐姐争论,我都是一口气说下去,不许她反驳,不许她插话,而且把声调提高好多分贝。结果,姐姐气节败坏,完全不想和我争辩。但当时我一面得意,一面也怀疑这个做法是否合适,因为到了她都没有相信我的观点。这点来看,其实很多人也都有这样的错误。就是说话不给对方反应空间,只需自己表达,不许别人说话。 ——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固执地相信肤浅的表象,遇到任何事情都只用一种逻辑,或者,以为大家都这样说,就一定有道理。以上种种,都是使人言语乏味的根本原因。言语中充斥着未经思虑的见解,就好像餐盘中盛着还没退冰的冷冻肉块或冷冻水饺,就端上桌待客了。 ——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说话是一件我们靠自己用一点心,就可以不断进步的事。尽管说话一定涉及别人,就像在路上开车一样,而我们遇到的别人可能白目、可能粗鲁、可能很诡异,也可能不可理喻。
但不能因为别人乱开车,我们也就跟着豁出去乱开,因为事关自己的人生幸福。别人也许横冲直撞不当一回事,但我们还是会在自己做得到的范围内,把这件事做好。 ——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情况不如意的时候,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
比方,家里用过的杯子,东一个、西一个,放得乱七八糟。
"以后,用过的杯子要洗干净,放回杯架。”这是无情绪地下指令,不正面也不负面。
但也有人一看到乱放的杯子,一开口就会说:“这房子里住的都是猪吗?就没有半个人懂得把用过的杯子洗一洗,放回去吗?”
信息还是很清楚,但确实是很负面的表达方式,语气就是“全世界只有我脑子没坏掉吗?”的语气。
如果对别人有期待,可以试着以无情绪的中性态度,明确提出要求,而不是一律先以“世界真烂”的抱怨句型开始讲话。 ——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一些人聊天总是离不开自己,自己的那些个鸡毛蒜皮的事不厌其烦地絮叨,让人很反感。还有一些人,总是咄咄逼人的询问问题,被问的人好像是十万个为什么。通常来讲,人们都更关注自己,这自然是进化的需要。其他人的痛苦假如都要哀痛万分,想象世界每天那么多空难、矿难、局部战争,假如人们都得对其感同身受,痛苦万分,那么每个人都将陷入痛苦万劫深渊中。这是题外话。两个人聊天,如果一方总是问,不表达自己的感受,不说自己的经历,那么对方就不能够了解你,双方关系就不能够深入。总是不说我,也未必是恰当的做法。在一些情况下,感觉表达“我”的意见,反而更能让人相信你是自信的。但,这个说“我”,也得淡定自然,而不必陷入过度表现中。 —— 蔡康永《蔡康永的说话之道2》
简介:蔡康永,台湾著名的节目主持人、作家。2004年起和台湾著名女艺人徐熙娣(小S)共同主持综艺访谈节目《康熙来了》,以幽默、搞笑、无厘头的风格获得巨大成功与年轻观众的喜爱。其主持过的其他电视节目还包括《周二不读书》(后来改名为《今天不读书》)和《爱的故事》。曾公开承认自己是同性恋。 他是少数公开坦承同性恋性向的台湾知名人士,台北土城德霖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的英文老师刘坤龙(George)是他的多年同性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