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

—— 郭沫若

Alice 发布于: 2015-12-29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对于一个个体而言,追求做精致的绵羊是无可厚非的。而这样精致的绵羊,是一个社 会的主体和脊梁,是所谓中产阶级,客观上推动社会进步。 ——学者李江宇在澎湃网撰文称,大学里培养出来的“精致的绵羊”是社会不可或缺的。“精致的绵羊”说 法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万维钢受到热议的文章《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常青藤的绵羊》。
  • 好本子都是灵光乍现,好电影甚至没有本子,经典都是天才的玩笑,佳作都是智者的胡扯,不是笨蛋靠憋就能憋出来的。一个电影剧本居然憋了一个“文革”……
  • 我的中学时代在四川的乡下度过。那时正当抗战,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一寸铁路也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年幼的我,在千山万岭的重围之中,总爱对着外国地图,向往去远方游历,而且见到月历上有火车在旷野奔驰,曳着长烟,便心随烟飘,悠然神往,幻想自己正在那一排长窗的某一扇窗口,无穷的风景为我展开,目的地呢,则远在千里外等我,最好是永不到达,好让我永不下车。那平行的双轨从天边疾射而来,像远方伸来的双手,要把我接去未知;不可久视,久视便受它催眠。乡居的少年那么神往于火车,大概是因为它雄伟而修长,轩昂的车头一声高啸,一节节的车厢铿铿跟进,那气派真是慑人,继续单调而催眠,也另有一番情韵。
  •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 生命即是苦痛。
  • 创新分为两种,果实性创新(传统的创新)、重组式创新(两个完全不搭界的创新)。 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在趋势中。如果你能秉持一种活在趋势中的态度,那你生命中的每一个点都可能获得惊喜。面对这些创新,我们用一种欢乐的姿态,用一种匍匐的身姿跟在它之后,体察它一点一毫的进步,这本身就是快乐的所在。
  • 郭沫若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郭沫若的妙语

    简介: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生于四川省乐山县铜河沙湾,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1914年,郭沫若留学日本,在九州帝国大学学医。1921年,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1930年,他撰写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1949年,郭沫若当选为中华全国文学艺术会主席。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