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事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会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只是说闲话。

—— 王阳明传习录

Laura 发布于: 2016-01-04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其实,伟大的人物都是相似的。平凡的人,各有各的平凡。
  • 神没有仁慈,那是神之所以为神的原因。
  • Un sot trouve toujours un plus sot qui l’admire. 笨人总有笨人捧。
  • 闲人还不完,只撩他,于是终而至于打。阿Q在形式上打败了,被人揪住黄辫子,在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闲人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阿Q站了一刻,心里想,“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于是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 阿Q想在心里的,后来每每说出口来,所以凡是和阿Q玩笑的人们,几乎全知道他有这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此后每逢揪住他黄辫子的时候,人就先一着对他说: “阿Q,这不是儿子打老子,是人打畜生。自己说:人打畜生!” 阿Q两只手都捏住了自己的辫根,歪着头,说道: “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但虽然是虫豸,闲人也并不放,仍旧在就近什么地方给他碰了五六个响头,这才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走了,他以为阿Q这
  • 这种心理分析起来,很有些近代心理学家所说的“卑鄙意识”在内。人人都想抬高自己的身份,觉得社会卑鄙,不屑为伍,所以跳出来站在一边,表示自己不写人同。现在许多人鄙视群众与政治活动,骨子里都有“卑鄙意识”在作祟。据近代社会心理学家说,群众的活动多于模仿。一种情绪或思想能为一般人所接受的必须很简单平凡,否则曲高和寡。所以群众所表现的智慧与德操大半很低,易于成群的人也必须易于接受很低的智慧与德操。我们中华民族似比较富于独立性,不肯轻易随人而好立异为高。宗教情操单薄由此,群不易组织也由此。
  • 信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众多的力量
  • 王阳明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王阳明的妙语

    简介: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详细

    王阳明的作品:《传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