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精神的最高境界是欲辩已忘言。

欧陆文化精神的整体表现是忘言犹欲辩。

—— 木心即兴判断

稻草花 发布于: 2016-01-14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爱人的人是易被伤害的,因为他是向对方完全敞开的。
  • 只要可以永远留在幸福的梦里不醒来,我想那样去做 。
  • 这种尊敬主要来自于他们手下的一些文章,比如大兴安岭火灾后的《三色警告》、《西部大移民》等等。这些文章中的批判现实色彩和深藏其中的新闻人良知,深深地打动了我,也许正是这些文章,奠定了我今日做新闻人的严肃,虽然年龄和他们相差一些,但心灵该是相通的。
  • 谁能在彩虹里画下紫色结束、橙色开始的分界线呢?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颜色的不同,但是究竟在什么地方一种颜色逐渐地混入了另一种颜色呢?理智和疯狂的界限,亦是如此。
  • 吕子乔:我爱过一个女孩,我们在一起纠缠了很久。 每一天都要斗嘴吵架,一起喝盐汽水。 直到有一天她突然离开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在分别的那一天我很愧疚。 我知道她留在我身边是个错误,因为我没法儿给他想要的幸福。 也许她离开也是个错误。 但她必须选择做完一个之后, 才能告诉自己,哪个错误更值得去犯。 没有结果。 人们往往为了逃避一个错误而去犯另外一个错误。 既然很多错误无法回避,何必让悔恨埋葬你的人生呢。 与其逃来逃去,还不如去面对一个。 人的一生都会扮演很多角色, 如果你不高兴,你可以把剧本扔了。 不过记住,有一份剧本是真正属于你的。
  • 每一个被我“看见”的瞬间刹那,都被我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我都感受到一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稍纵,即逝。
  • 木心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木心的妙语

    简介:木心 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82年定居纽约。陈丹青的导师。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曾出版多部著作。 1927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生,浙江乌镇东栅人,据称,木心与作家茅盾(沈雁冰)两家有较远的姻亲关系。木心先生的大甥婿郑儒针是香港银行前行长——郑铁如先生的长子,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谢仁冰先生的...详细

    木心的作品:《木心谈木心》《木心作品八种》《西班牙三棵树》《巴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