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备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处境,不可用之以读书

—— 王永彬围炉夜话

麻麻多西 发布于: 2015-11-30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一寸同心缕,百年长命花。 十年诺言,半生守候。 千山万水中,看云聚云散。 诡谲风云中,待痴心相守。
  •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泛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
  • 民安国泰逢盛世 风调雨顺颂华年
  • 若无其事原来是最狠的报复,我才明白时间较分手还残酷。老朋友了再没资格不满足。
  • 少年人进大学,准备领学位之外,同时还准备有情人。在强迫寄宿的大学里,男女间的隔离减缩了,而且彼此失掉家庭背景的衬托,交际时只认识本人。在学校里,这种平等社交往往产生家庭里所谓错配。何况爱情相传 是盲目的,要到结婚后也许才会开眼。不过爱情同时对于许多学生并不盲目;他们要人爱,寻人爱,把爱献给人,求人布施些残余的爱,而爱情似乎看破他们的一无可爱,不予理会——这也许反证爱情还是盲目的,不能看出他们也有可爱之处。所以,男女同学不但增加自由配合的夫妇,并且添了无数被恋爱淘汰下来的过时独身者,尤其是女人。
  • 人生在世可不是这样的,只要帮上一次,就会两次,三次,继续求人帮忙,这才是人生在世。还有,有机会报答的日子,是不会有的。人生,可没有足够让人懂事的、那么漫长的时间。帮一下忙,并没能改善什么,最终该发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糟糕的事情变得更糟。 我本以为时刻都准备着,到了离开的时候,可以毫无留恋地离开的。可是我的时间快到了,却还剩下了一个人,有着还没有解决的疑惑、眷恋、悲伤。这和四百年前似曾相识的奇妙的状况,让我感到害怕。我本相信死亡是结束,是消失,但是好像不是那样。难道是本以为已经永远消失的那个人,在经过了漫长岁月之后,又重新出现在我面前了吗?
  • 王永彬

    年代:清朝

    国籍:中国

    发布王永彬的妙语

    简介:清咸丰时人,具体行藏不详。其所写《围炉夜话》分为二百二十一则,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 王永彬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为南宋孝宗时王刚中之后,经两次迁徙,直到其父清朝乾隆间才迁往荆州府枝江县城西十五里石门坎(今湖北省宜都市枝城镇石门坎人)。年少时,其仲兄去世,一度面临辍学,后发愤始得入县学读书。他不喜科举,很晚才恩获贡生科名,为修职郎,参与编修同...详细

    王永彬的作品:《围炉夜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