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信书,不如无书。

—— 孟子

岁暮 发布于: 2016-02-15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时时一言难尽,尽处已是对岸。希望世事变迁令我们更为强壮并复返纯朴。
  • 感情之事,是没有年龄之分她很好,可是不能因为她好,我就顺理成章的喜欢她,喜欢一个人是讲求感觉的。
  • 中国几千年地大物博,世界中心的思想,想真正接受新鲜事物绝不是一个皇帝感兴趣就能改变的。非要经过刻骨疼痛,几乎做了亡国奴后,才真正意识到原来我们需要学习,向外面的世界学习。康熙不仅仅是因为称孤道寡而孤寂,更因为懂得太多,眼睛看得太远而孤寂。自古贤者皆寂寞,更何况他还是皇帝。
  • 喜欢的事情绝对不会放弃 不放弃就绝对不会结束
  • 想到这点,我感觉到很烦闷。就个人设想,像我这样教书的人把生命断送在粉笔屑中,眼巴巴地希望造就几个人才出来,得一点精神上的安慰,而年复一年地见到出学校门的学生们都朝一条平凡而暗淡的路径走,毫无补于文化的进展和社会的改善。这种生活有何意义?岂不是自误误人?其次,就国家民族的设想,在这严重的关头,性格已固定的一辈子人似已无大希望,可希望的只有少年英俊,国家耗费了许多人力和财力来培养成千成万的青年,也正是希望他们将来能担负国家民族的重任,而结果他们仍随着前一辈子人的覆辙走,前途岂不很暗淡?
  • 端午,翠绿与寂静,蒹葭苍苍的古韵,带着一春糯湿的水气,简淡,玄远。芦丛摇曳,薄雾轻裳,青衣姗姗。
  • 孟子

    年代:先秦

    国籍:中国

    发布孟子的妙语

    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详细

    孟子的作品:《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