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孟子

岁暮 发布于: 2016-02-15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在不知不觉之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
  • 阅读者愈受书籍中更好世界的诱引,相对便离开眼前的世界愈远;愈理解存放在书籍中种种更好的世界,相对便愈容易看清眼前世界的贫薄、粗陋、乏味和不义,甚至到达难以忍受的地步。而且刺激的是,阅读者所看到并视之为珍宝的这些更好的世界,直截了当说,却通常是一个一个“被击败”的世界——被历史的偶然机遇击败、被习焉不察的流俗击败、被人们的粗疏、懒怠、不讲道理和坏品,位坏程度击败。它们好像愈精致,在书籍中的世界活得愈欣然,就愈难移植到五浊恶世的现实空气中存活似的。于是,阅读者等于是以两倍的速度和眼前的世界分离,正义感和鉴赏力尤其在其中扮演推进器的角色,很容易把认真的阅读者抛到一个被彼此不断远离的应然世界和实然世界暴烈拉扯的尴尬位置,仿佛问他要钱还要命的二选一。
  • 幻术构成的曲谱里, 尽是人世的辛酸与苦涩。 心之逆旅, 华胥为引。
  • 这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混合着美貌、血统和某种更罕见的天资——我们可以称之为魅力
  • 我也希望你记得,我们分开的日子里,你不在我身边,我才是最爱你的。
  • 善良人在追求中纵然迷惘,却终将意识到有一条正途
  • 孟子

    年代:先秦

    国籍:中国

    发布孟子的妙语

    简介: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汉族,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又加入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详细

    孟子的作品:《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