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论语

曾太太 发布于: 2016-02-15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两个人若要在一起是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在某一个平淡无奇的瞬间,各自站在茫茫人海的一块礁石上,立足相望,因为敞开的心是一扇看不见的门,所以偶然撞进来的,是谁便是谁,因为寂寞、疲惫、或者回忆、希望、或者因为原本就没有因为。
  • 很多人不能明白未来对自己的意义和机会,也很难理解坚持对自己未来的意义,但我们必须明白未来一定会有人因为你的想法而成功。很多人只是想了一想而已,而有的人却是在真正的坚持的做。
  • 竹叶特有的气息和风一道扑面而过,桔年幻想自己是坐在自行车后座的美丽少女,清瘦的白衫少年在她前面轻快地蹬着车,他们不说话,欢笑声撒在身后,和野花一样芬芳。
  • 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
  • 他对那么多东西视而不见,他否认自己与世界的形质间的亲密接触,切断了自己体验美学愉悦的可能性。他眼中的世界是个实用之地。里面的每样东西都有一个价值和一个价格,他的想法是对于需要的东西,尽可能支付一个最接近价值的价格。每样东西都仅仅以功能论,以它值多少钱来评判,而不作为一个有它自身特性的、本质的物件。在某种意义上,我想这一定令他觉得这个世界索然无味。统一,乏味,没有深度。如果你仅仅从金钱的角度看世界,那么你最终根本就没看到这个世界。
  • 我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个我。
  • 孔子

    年代:先秦

    国籍:中国

    发布孔子的妙语

    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家的首代宗师,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并且被后世统治者尊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详细

    孔子的作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