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 戴德大戴礼记

浅沫记忆 发布于: 2015-11-30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 他观鱼,嗅花,衔杯,醉酒。一记车身卧鱼,满堂掌声。 他好一似嫦娥下九重。 连水面的金鲤,天边的雁儿,都来朝拜。只有在那一刻,他是高贵的,独立的。他忘记了小楼。艳光四射。
  • Hold it true what ere befall,Feel it when I sorrow most,Tis better to have loved and lost than never to have loved at all. 无论发生什么我都认为这是真理, 在我最悲恸的时刻我也能感受到, 爱过后又失去,总好过从未爱过。
  • What a martyr craves more than anything a sword to fall on,so you sharpen the blade,hold it at just the right angle,and then 3, 2, 1-- 烈士最渴求的就是壮烈牺牲,所以你磨好兵刃,调整好角度,默数三 二 一.......
  •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 "集体自决”实施之际,曾在赤松嘉次大尉属下任中队长的富野稔少尉后来出任自卫队一佐,曾野氏前往他所就职的处所进行了以下谈话,这段谈话内容后来居于曾野氏那本书的核心位置: 不如说,我所感到不可思议的是,以那般为国捐躯的美好心灵赴死的那些人的事迹,为什么到了战后,却被说成是在命令之下受到了强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说法来亲自玷污慨然赴死的清纯之心呢(亲自之用语,原样引用自于原文)?我无法理解这种说法。 "我相信,唯有说出这种话的人,才是在玷污人类。"我用这句话语结束了自己的证言。
  • 戴德

    年代:汉朝

    国籍:中国

    发布戴德的妙语

    简介:戴德(?~?),字延君。西汉时梁国(治今安徽砀山)人,又据《成安县志》为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东南)人。汉代礼貌学家,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 戴氏原为春秋时子姓,宋戴公后裔,以祖谥为氏。传至戴德,世居魏郡斥丘(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即今成安县北乡义村。 戴德(生卒不祥),字延君,号称大戴;侄戴圣,字次君,号称小戴。汉宣帝时均立为博士。戴德官至信都王(刘嚣)太傅;戴圣官至九江太守。同受《礼》...详细

    戴德的作品:《大戴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