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在我的窗台上燃烧,

因为悲痛,没有其他理由

—— 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

曾太太 发布于: 2016-06-25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四海八荒这么多年里,我只见过一个人同墨渊长得差不离,这个人便是我的准夫婿夜华。 夜华同墨渊长得一张脸,初初我虽有些奇怪,但并未觉得他们有何干系。 我觉得大约长到极致的男子都会长成这个模样,夜华标致得极致了,自然就是这个模样了。
  • 欧洲关于这“人”的真理的发见,第一次是在十五世纪,于是出了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两个结果。第二次成了法国大革命。第三次大约便是欧战以后将来的未知事件了。女人与小儿的发见,却迟至十九世纪,才有萌芽。古来女人的位置,不过是男子的器具与奴隶。中古时候,教会里还曾讨论女子有无灵魂,算不算得一个人呢。
  •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阑怀古。残柳参差舞。
  • 你莫再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现在是个什么境遇!你想把这纯洁的少女毒杀了么!恶魔,恶魔,你现在是没有爱人的资格的呀!
  • 在平凡和现实里,也必有巨大的美的可能吧。
  • 热情是一朵美丽的火花,美则美矣,无奈不能持久。希望热情能永久持续,简直是愚妄;不考虑性情、品德、品格、思想等等,而单单执着于当年一段美妙的梦境,希望这梦境将来会成为现实,那么我警告你,你可能遇到悲剧的!世界上很少如火如荼的情人能成为美满的、白头偕老的夫妇的。
  • 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

    年代:近现代

    国籍:俄罗斯

    发布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的妙语

    简介:阿赫玛托娃·安娜·安德烈耶夫娜,苏联俄罗斯女诗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安娜·安德烈耶夫娜·阿赫玛托娃(Анна Андреевна Ахматова),原姓戈连科(Горенко)。俄罗斯女诗人。1889年6于23日生于敖德萨一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俄海军舰队的机械工程师;母亲出身贵族,受过上层社会的传统教育。刚满11岁便随家搬迁到彼得堡近郊皇村,在那读中学,并开始写诗。 每年夏天,阿赫玛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