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视来去不定的云朵

也许我一辈子也不会将你看清

—— 海子

岁暮 发布于: 2016-11-02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为什么要反对调和呢?因为评判的态度只认得一个是与不是,一个好与不好,一个适与不适,不认得什么古今中外的调和。调和是社会的一种天然趋势。人类社会有一种守旧的惰性,少数人只管趋向极端的革新,大多数人至多只能跟你走半程路。这就是调和。调和是人类懒病的天然趋势,用不著我们来提倡。我们走了一百里路,大多数人也许勉强走三四十里。我们若先讲调和,只走五十里,就一步都不走了。所以革新家的责任只是认定“是”的一个方向走去,滴回头讲调和。社会上自然有无数懒人丑夫出来调和。
  • 邱莹莹勇敢地叉腰守在门口,但小腿猛弹琵琶。只好一声不吭,免得露馅。
  • 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与其唉声叹气纠结个没完,不如直面痛苦速战速决。
  • 他确信天空在哪儿都是一样的,无论城市看起来变得多奇怪,他总能从天空看到熟悉的东西。无论在哪儿,这都是同一个开放的空间,属于他,也属于世界上的任何人。
  • 爱情就是从众多的人当中,选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然后绝不再理会其他异性的行为。
  • 一直都是一样的天空 一直都是重复的每天 没有其他的变化 只是没有了你 我知道我会放开你 不留一点痕迹 不是的 不是的 我现在还无法放手 想念你 因为想念你 所以我每天呼唤你的名字一遍又一遍 想见你 因为想见你 所以我想习惯了一样 默默呼喊你的名字 今天也是如此 一天一天想要死了一样难捱 我该怎么办才好
  • 海子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海子的妙语

    简介: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6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他曾长期不被世人理解,但他是中国7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省怀宁县查湾人。1979年,15岁的海子进入北京大...详细

    海子的作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梦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