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

—— 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陌上芳菲 发布于: 2015-11-30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也记得,一个小小的挚爱的手势,不管这个手势是针对我的还是对别人的,都会让我激动的喉咙咬住。有时候,电影里面的一个情节就足以让我如此激动。我即麻木不仁又多愁善感,这甚至连我自己都难以置信。
  • 窗外是城市的暮色 玫瑰灰的天边的云层 时间迅速地填平一切 就像海水覆盖了地球所有的凹陷。
  • 在时间和现实的夹缝里,青春和美丽一样,脆弱如风干的纸。
  • 教师不吃香而家教却十分热火,可见求授知识这东西就像谈恋爱,一拖几十的就是低贱,而一对一的便是珍贵。珍贵的东西当然真贵,一个小时几十元,基本上与妓女开的是一个价。同是赚钱,教师就比妓女厉害多了。妓女赚钱,是因为妓女给了对方快乐;而教师给了对方痛苦,却照样收钱,这就是家教的伟大之处。
  • 幸福就是求仁得仁,那是最私密的东西,只属于自己,不需要谁的打扰。
  • 啊,要是我现在有一位朋友,他住在一间阁楼里,屋里放着小提琴,点着蜡烛,他坐在桌旁冥思苦想,那该多好!要是有这样一位朋友,我就会在万籁俱寂的夜晚潜进他的房子,悄悄地走上东弯西拐 的楼梯,给他一个措手不及,我们会兴高采烈地交谈,听音乐,度过这夜深人静中的几小时超脱尘世的时光。以往,在那已经消逝的岁月,我曾多次享受过这种幸福,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感觉已经淡漠了,离我而去了,在此时此地与彼时彼地之间横亘着黯淡的岁月。
  • 董其昌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董其昌的妙语

    简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汉族,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曾居松江。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详细

    董其昌的作品:《画禅室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