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切的逆缘和挫折里,我们不只能够得到太多人生的体验,同时又一度考验了本身的韧性其实真强。那种东西,我叫它生命力。

—— 三毛亲爱的三毛

快乐天使 发布于: 2015-11-17
标签: 生命力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社会上所谓“道德”不过是许多陈腐的旧习惯。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道德;不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不道德。正如我们中国的老辈人看见少年男女实行自由结婚,便说是“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事不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惯。但是这班老辈人自己讨许多小老婆,却以为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习惯如此。又如中国人死了父母,发出讣书,人人都说“泣血稽颡”,“苫块昏迷”。其实他们何尝泣血?又何尝“寝苫枕块”?这种自欺欺人的事,人人都以为是“道德”,人人都不以为羞耻。为什么呢?因为社会的习惯如此,所以不道德的也觉得道德了。
  • 从此,这一处地方就变成了我的一种隐秘的疼痛,也因而更变成了一种隐秘的安慰。每当我想逃离永远堆积在眼前的工作的时候,每当我心里觉得非常疲倦的时候,我就很想一个人再去一次淡水。想去走一趟那条长长窄窄的老街,想去再坐一趟渡船,再渡一次,渡我到对岸。渡我到我的对岸。
  • 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摆一摆手,一条寂寞的路便展向两头了。
  • 思念是青色藤蔓上开出的白色的花,纵然纠葛看上去也清晰明艳,像天暗下来独自点亮的一盏烛光,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忧伤而美丽。我期待一个即使你所信仰的天空已然破灭,却仍能为你疗伤止痛的美好国度。
  • 我这人既护内又不讲道理。
  • 说来实在嘲讽,我不太懂,偏渴望你懂。是否幸福轻得太沉重,过度使用不痒不痛。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 三毛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三毛的妙语

    简介: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详细

    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谈心》《送你一匹马》《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