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小小枫叶 发布于: 2015-12-02
标签: 七言律诗,唐诗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们的青春是不是也曾为了一扇其实什么都没有的门而幻想,一扇什么都没有的门而努力,一扇我们能够到达却又不再敢打开的门而付出我们青春的全部,现在的我成熟了,可是依旧有那么一扇门,即便我不在幼稚,我仍然相信那有我的青春,我的梦想。
  • 在你与世隔绝的修行室外,有很多人希望捎给你一句轻柔的话、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结实的拥抱。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可是修行的路总是孤独的,因为智慧必然来自孤独。
  • 艺术是火,艺术家是不哭的。
  • 金叹:但是,一切都没有改变。驾轻就熟的疏远,或干净漂亮的和解,我们依然没能学会...... 车恩尚:可是我们知道,在18岁那段遍布荆棘的时间里,我们曾几流过多少泪,受过多少伤,摔过多少跟头.....我们曾经多么激情飞扬..
  • 美貌是一种表情。别的表情等待反应,唯美貌无为,无目的,使人没有特定的反应义务的挂念,就不由自主被吸引,其实是被感动…人老去,美貌衰败,就是这种表情终于疲惫了。老人化妆、整容,是“强迫”坚持不疲惫,有时反显得疲惫不堪…美貌的废墟不及石头的废墟,罗马夕照供人凭吊,美貌的残局不忍卒睹…唯有极度高超的智慧,才足以取代美貌。也因此报偿了年轻时期不怎么样的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老了,像样起来了,风格起来了,可以说好看起来了--到底是一件痛苦的事。
  •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 杜甫

    年代:隋唐五代

    国籍:中国

    发布杜甫的妙语

    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详细

    收录该句的妙语集
  • 唐诗三百首(收录315个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