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 杜秋娘《金缕衣》

小小枫叶 发布于: 2015-12-07
标签: 唐诗,乐府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其物如故,其人不存。
  • 我们如果反思一生的经历,都是当时处境使然,不由自主。但是关键时刻,做主的还是自己。算命的把“命造”比作船,把“运途”比作河,船只能在河里走。但“命造”里,还有“命主”呢?如果船要搁浅或倾覆的时候,船里还有个“我”在做主,也可说是这人的个性做主。这就是所谓个性决定命运了。
  • 她动作夸张地伸展,似一根琴弦,在强烈的声场中以最大的幅度共振;又似已经变成深夜荒原上的一团野火,在广袤无垠的黑暗中,失去信仰一般的撕裂生命。
  • 几乎已经在心里相信,我将走向南方,虽然我的家在这个国家的最北方,但未来没有着落的时候,路途遥远又怎能仔细盘算呢?只恐怕以后和母亲相聚的日子将会很少,因此在作出向南方的决定之后,心里颇有点儿大义凛然的意味。第二天就要上火车了,我不得不感慨,本来就少得多的大学最后时光,我又将有一段独自在外。
  • 京都各个寺院的庭园,是日本人对艺术认识的最明确的宣言。因为,不论这庭园的结构,还是最具代表的桂离宫赏月台的景观,以及赏花亭对后面深山幽谷的模仿,都是极端的人工化对自然的巧妙的摹写,其中包藏着背叛自然的企图。自然与艺术作品之间,有着媚俗的隐秘的叛逆之心。艺术作品对自然的谋叛,犹如卖笑女子精神的不贞,阴柔而深切的虚伪,多以媚态的形式,装出一幅力图依偎自然而原封不动摹写自然的样子。
  • 人生要是无憾,那该多无趣。
  • 杜秋娘

    年代:隋唐五代

    国籍:中国

    发布杜秋娘的妙语

    简介:杜秋(约791—?),《资治通鉴》称杜仲阳,后世多称为“杜秋娘”,是唐代金陵人。 15岁时成了李锜的妾侍。元和二年(807年),李锜正式起兵造反。后来李锜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后受到唐宪宗宠幸。元和十五年(820年)唐穆宗即位,任命她为儿子李凑的傅姆。后来李凑被废去漳王之位,杜秋赐归故乡。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她又穷又老的景况,作了《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 诗中附了一段注:“劝君莫...详细

    收录该句的妙语集
  • 唐诗三百首(收录315个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