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old age should burn and rage at close of day. Rage, rage against the dying of the light.

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白昼将尽,暮年仍应燃烧咆哮; 怒斥吧,怒斥光的消逝。”

—— 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天空之城 发布于: 2015-12-14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老年人相信一切,中年人怀疑一切,青年人什么都懂。
  • 有一种孤独是,闭上眼能回忆起的温度,对话,举动细节的故事,睁开眼却感觉他们似乎从未发生过。正因为人生有很多很多擦肩而过,再无交集的孤独,所以我们每次才要好好开始,好好告别。
  • 第一组对立,是美与感官感觉之间的对立。美当然是可得而感觉的,但并非完全如此,因为美并不尽现于感官形式,表象与美尚隔一间;此一间隔,艺术家致力弥合无间,但哲学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认为这间隔之大,无以复加。他说,世界的和谐之美其实是一种漫无秩序的流动。 第二组对立是声音与视像之间的对立。希腊人偏爱这两种感觉形式(或许因为两者有异于嗅、味二觉,能以度量与数字次序表现):希腊人承认音乐在表达灵魂上有其一日之长,但他们对美(Kalón)的定义(“赏心悦目”)只纳入可见的形式。混沌与音乐于是构成和谐且有形可见的阿波罗式之美的黑暗面,遂归戴奥尼索斯领域。
  • 要么共赴深渊,要么同挽狂澜。
  • 火种毁灭以后,我们的星球无法再恢复生命,但命运给了我们最好的补偿,让我们找到了一个新的家园!我们和人类生活在一起,藏在他们中间,但却在默默地关注他们,等待,并保护他们。我亲眼见证了他们的勇敢和无畏,但是我们都一样,远不是表面看到的那样。我是擎天柱,我把这个信息传给在各个星球避难的骑车人,我们在这里,我们在等待!
  • 狄兰·托马斯

    国籍:英国

    发布狄兰·托马斯的妙语

    简介:狄兰·托马斯其父是一位中学校长。托马斯很早就表现出对于文学的特殊兴趣,他中学的时候曾担任学校刊物的主编,并发表了一些诗作。狄兰·托马斯前后三次访美,并以其狂放的朗诵才能在美国引起轰动。第三次去美国,他打算会见大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并共同创作一部歌剧,结果却在纽约醉酒而死。 人称“疯狂的狄兰”,生于英国威尔士一个很有教养的中产阶级的家庭,而他本人天生就是一个顽童,而后又成为酒鬼、烟鬼。他很早就预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