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从永恒中偷几个小时过来,一起分享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正是为了这个,我才从另一个世界回来。

—— 马克·李维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

幻化成蝶 发布于: 2015-12-22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大厦将颠,非一木所支也。
  • 时间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有些我们曾经认为根本没有的,后来发现它确确实实存在,有些我们深信不疑的,后来却明白根本就没有。
  • 是不是人人都如此?我年轻时总感到自己一会儿信心十足,一会儿又自信丧尽。我想像自己完全无能,毫无魅力,没有价值。同时我又觉得自己是天生我才,并且可以计日功成。在我充满自信时,我连最大的困难也能克服,但哪怕一次最微不足道的失误,也叫我确信自己仍旧一无是处。
  • 人是多么怕被观察被窥测啊,尤其不愿被暗处的同类窥破。当人受到无所不知、无所不在,并时常为此暗自得意的猫的冷眼观望时,那该是一种怎样的不快。人是多么爱照镜子,谁又曾在镜子里见到过那个最真实的自己呢。所有照着镜子的人都有先入为主的愿望,这愿望就是镜中的自己应该是一张好看的脸。因此这样的观照即是遮挡。
  • 老人们在无足轻重的事上失去了记忆,但对真正感兴趣的事却很少迷糊。
  • 小品”和“极品”的分疆,不在题材或内容而在格调(style)或形式了,这种“小品”文的格调,——我名之曰家常体(familiar style),因为它不衫不履得妙,跟“极品”文的蟒袍玉带踱着方步的,迥乎不同——由来远矣!其形成殆在魏晋之世乎?汉朝的文章是骈体的逐渐完成,只有司马迁是站在线外的,不过他的散文,并不是“家常体”,要到唐人复古的时候,才有人去师法他;在魏晋六朝,骈文已成正统文字,却又横生出一种文体来,不骈不散,亦骈亦散,不文不白,亦文亦白,不为声律对偶所拘,亦不有意求摆脱声律对偶,一种最自在,最萧闲的文体,即我所谓家常体
  • 马克·李维

    国籍:法国

    发布马克·李维的妙语

    简介:马克.李维(Marc Levy)一九六一年出生于法国。二十二岁时即创办了一家电脑影像合成公司,三十岁前与朋友开设建筑师事务所,短短数年间即跃升为法国的顶尖品牌,可口可乐、沛绿雅、爱维养、Canal Plus卫星电视台、L’Express杂志,都是他的客户。 三十七岁完成处女作《假如这是真的》,写作动机十分单纯:让儿子三十岁时能遇见三十岁的老爸,瞭解他的心情。身为编剧的姊姊(如今已是导演)鼓励他投...详细

    马克·李维的作品:《自由的孩子》《比恐惧更加强烈的感情》《那些我们没谈过的事》《第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