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开始解开的记忆的线团,直到无可退的墙角为止,慢慢的,但是不会停止一直滚下去,不管那个结尾是什么地方,不幸和悲伤,绝望,贪欲,嫉妒,罪恶感,被所有的黑暗吞噬掉,那会是最后的希望 ,还希望有幸福。
  • 琢磨,是痛的,我是一块棱棱角角的方砚台,一块好砚,在于它石质的坚美和它润磨出来的墨香,而不是被磨成一个圆球,任人把玩。
  • 我这个人最恨的就是抛弃。
  • 欲望和生活变得简单明了。这过程,也是一种修复:让自己回归单纯的创作工作,让心回到未成名未得利时的纯洁、热情,让自己预先联系被忽略、被遗忘,于无声无影无人探问状态下,犹能依循“纪律”前进。
  • 有人曾说,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人对于感情的交流变得机械了、无味了,他们还在迷恋古老时代里,穿越千山万水去牵一牵爱人的手。在我看来,当手机、电话、网络能够实现那件名叫“立竿见影”的事,让一切可以在瞬间内得到回应,只因为这个“能够”,这个“可以”,我们受到的折磨又乘上了几倍。我当然记得,往日面对一个没有回复的QQ头像,我盯着它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不能眨眼,又最大限度地释放全部联想,为对方寻找各种借口和说辞,他可以暂时不在,可以电脑故障,甚至可以被台风掀掉了屋顶吧,但他不可以视若无睹,他不可以坐在电脑前,架着二郎腿,读完我的留言后将鼠标移到了关闭窗口上,他不可以 。 但用不了多久,我的眼睛里涨满了泪水,明白其实没什么不可以。
  • 我寻着他时,他身着黑缎料的常服,正同一个素服女子把酒看桃花。他坐的那一处,头上一树桃花开得烟烟霞霞。 与他对案的素服女子像是说了句什么,他端起案上酒盅,朝那女子盈盈笑了笑,那女子立刻害羞状低了头。 他这一笑,虽和煦又亲厚,看在我眼中却十分刺目。
  •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洪应明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洪应明的妙语

    简介: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一些有...详细

    洪应明的作品:《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