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
  • 憾事多则:永远谨记“亲则生狎”、“近则不逊”的交往之道,因太珍惜一些人,而小心翼翼维持一段安全的距离。保住了淡如水长流,享受不到如蜜之亲密,牺牲了许多深度交流,为了逃避火药而错过了火花。与值得珍惜的人相处,当初可不是把之视为古玩,为怕不小心将之摔破,而不敢不舍得放在手中抚摸。过分保持距离,得到了天长地久如出土文物又如何?都搞错了,为了良好的远景,用了错误的方法,连近景都看不到了。
  • 在生命的面前我一直不是一个数量的爱好者但却绝对是一个质量的追求者,在疾病的袭击下,这种生命的质量越发令人堪忧,而且迟迟看不到有好转的迹象,于是生命在我面前,开始变得不再那么有吸引力。在这样的状况下,离开也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 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日子,看似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已在你的记忆深处留下波澜。而在那些孤独的时刻,你将会久久地、永远地回味。
  • 宽恕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一种崇高的美德,绝不是你所能控制、所能左右的。
  • 你他妈的知道什么是爱吗?每天偷鸡摸狗是爱吗?
  • 山河大地已属微尘,而况尘中之尘,血肉之躯且归泡影,而况影外之影。非上上智,无了了心。

    洪应明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洪应明的妙语

    简介: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藉贯不详,有《菜根谭》传世。根据他的另一部作品《仙佛奇踪》,我们得知他早年热中于仕途功名,晚年归隐山林,洗心礼佛。万历三十年(1603)前后曾居住在南京秦淮河一带,潜心著述。与袁黄、冯梦桢等人有所交往。 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明朝已全面走向衰败,这不仅表现在朝纲废弛,吏治黑暗上,整个社会、文化也呈现江河日下之势,这一点从稍前于《菜根谭》问世的《金瓶梅》中已可见一斑。一些有...详细

    洪应明的作品:《菜根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