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们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
  • 旧岁又添几个喜 新年更上一层楼
  •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 照片并非只是记录现实,而是已成为事物如何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准则,从而改变了现实这一概念,也改变了现实主义这一概念。
  • 讲起《花镜》自然令人想到湖上笠翁的《闲情偶寄》,其卷五《种植部》共五分七十则,文字思想均极清新,如《竹》《柳》诸篇都是很可喜的小品,其余的读下去也总必有一二妙语散见篇中,可以解颐。这是关于花木的小论文,有对于自然与人事的巧妙的观察,有平明而新颖的表现,少年读之可以医治作文之笨,正如竹之医俗,虽然过量的服了也要成油滑的病症。
  • 你的眼睛里有海,烟波蓝,两颗黑瞳是害羞的,泅泳的小鲸。
  • ”其实我并不一定非要跟他在一起,但痛苦的是,我在医院住了两年。这两年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越来越严重。我在下沉,但他却在上升。我无法参与到他的人生里面。我原本以为我可以一手成就他,造就他。我认为那样比两个人在一起谈恋爱更有意义。但是。但是我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点一点抽离他的世界,那是一种凌迟,比死亡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