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既然躲不掉这个担在身上的角色,那么只有微笑着大步走出去,不能再在这一刻还有挣扎。走出去,给自己看,给别人看;站在聚光灯下的一枝小草,也有它的一滴露水。告诉曾经痛哭长夜的自己:站出来的,不是一个被忧伤压倒的灵魂。
  • 比我们年轻的人,大概可以分作两类。第一种是和我们年龄相差得极多的小辈;我们能够容忍这种人,并且会喜欢而给予保护;我们可以对他们卖老,我们的年长只增添了我们的严。还有一种是比我们年轻得不多的后生,这种人只会惹我们的厌恨以至于嫉忌,他们已失掉尊敬长者的观念,而我们的年龄又不够引起他们对老弱者的怜悯;我们非但不能卖老,要赶着他们学少,我们的年长反使我们吃亏。
  • 像那句老套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像你一直钟爱的撒狗血的偶像剧情。 你不见了,我才这样想你。 而我颠覆全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
  •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就逻辑或戏剧效果而言,这当然是合理的表现方法,然而若对俄国历史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就会发现这个场景其实并非如此——在戈多诺夫之前,沙皇伊凡就曾下令禁止任何编年史写作,违者一律问斩。即使在修道院写作,要是文稿被发现,皮门就是死路一条。因此普希金之所以安排这个场景,绝对有其强烈反抗的情绪。歌者若知这段俄国史实,或对俄国文学有深入认识,老僧皮门的独白就不会只是平静感伤,而该是以生命为赌注的愤怒激昂。这是完全不同的诠释方式,而诠释的知识并非来自乐谱判读或声乐技巧,而是来自历史或文学。
  • How can a man be brave if he's afraid? -That is the only time a man can be brave。
  • 所有的爱情都是悲哀的,可尽管悲哀,依然是我们知道的最美好的事物。

    廖一梅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廖一梅的妙语

    简介:廖一梅,编剧,1993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另一重身份是导演孟京辉的搭档、学妹、妻子、孩儿他妈。 她1999年创作的话剧《恋爱的犀牛》(1999年中央实验话剧院首演,2003、2004年中国国家话剧院复排演出)是中国小剧场戏剧史上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由她编剧的戏剧《魔山》(2005年北京儿艺股份有限公司首演),《艳遇》(2007年中国国家话剧院首演)都是广受欢迎的...详细

    廖一梅的作品:《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恋爱的犀牛》《悲观主义的花朵》《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