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因为Michael,我得到这么这么多的知交好友 在我生病后,上海的好友们也常常来京探望,时间在走,距离在变,可友情却一点没有冲淡。
  • 一字不识而有诗意者,得诗家之真趣;一偈不参而有禅味者,悟禅教玄机。
  • 生命可以归结为一种简单的选择:要么忙于生存,要么赶着去死。
  • 系主任:这次一定要支持话剧课一年级韩明珠,知道了么、 教授:哦,那个韩喜珠妹妹.. 系主任:理事长二女儿. 教授:韩喜珠那是外貌也不错,也有实力。明珠她就有点...那样吗... 系主任:教授,这个月有再次录用审核吧..无论怎样到今年我还是系主任....
  • 世之难产者,往往见于郁闷安佚之人,富贵奉养之家。若贫贱辛苦者无有也。
  • 就大体说,交友的原则是“同场相应,同气相求”。但是绝对相同在理论与事实都是不可能。“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不同亦正有它的作用。朋友的乐趣在相同中容易见出;朋友的益处却往往在相异处才能得到。古人尝拿“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来譬喻朋友的交互影响。这譬喻实在是很恰当。玉石有瑕疵棱角,用一种器具来切磋琢磨它,它才能圆融光润,才能“成器”。人的性格也难免有瑕疵棱角,如私心、成见、骄矜、暴躁、愚昧、顽恶之类,要多受切磋琢磨,才能洗刷净生命所藉以维持的,犹如食色本能是个人与种族生命所藉以、维持的,所以它与食色本能同样强烈。
  • 我们谁不坐在敞车上走着呢?有的以为是往天国去,正在歌笑;有的以为是下地狱去,正在悲哭;有的醉了,睡。我们——只想缓缓的走着,看沿路的景色,听人家谈论,尽量的享受这引起应得的苦和乐;至于路线如何,或是由西四牌楼往南,或是由东单牌楼往北,那有什么关系?

    周作人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周作人的妙语

    简介: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独应等。是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详细

    周作人的作品:《知堂回想录》《知堂书话》《周作人散文》《夜读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