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默存得空就写家信;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白天黑夜都写。这些信如果保留下来, 如今重读该多么有趣!但更有价值的书信都毁掉了,又何惜那几封。
  • 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 真正的忘记,并非不再想起,而是偶尔想起,心中却不再有波澜。
  • 这个古老的世界终将落幕,不久,机器将战胜双手,金钱将战胜道德,理性经济将战胜田园之乐,没有人知道究竟谁对谁错。 像我这样的古文明崇拜者将因而感伤,但不论我们的诉求是什么,无人能反对我们的意见。我们明白,无论凭借理性或感性,我们的想法与进步或浪漫、前进或落伍无关,而是与事情的表象或实际内容有关。我们明白,我们厌恶的不是铁路与汽车、金钱与理性,我们讨厌的是遗忘上帝,是心灵的浅薄。我们更明白,真正的生命、真正的真理凌驾于对立的概念之上,例如金钱与信仰、机械与心灵、理性与虔诚。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不再把疾病视为对那种客观存在的道德人格的应有的惩罚,而把它当作内在自我的发泄,这看起来似乎不那么有道学气。但结果却证明,这种看法有同等的道学气和惩戒性,甚至有过之。那种认为疾病是人格之表达的浪漫观点,不可避免地与那两种现代疾病(过去的结核病,现在的癌症)一起被引申开去,从而断定人格可以诱发疾病—这是因为,人格没有向外表达自己。
  • 我底归心,不再涌动

    郑愁予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郑愁予的妙语

    简介: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宁河,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现代诗人。台湾中兴大学毕业,现为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 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