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母亲遗失了所有关于欢乐的记忆。同样的,不愉快的记忆也消失无踪。她失去了父亲的爱,以及对父亲的爱;父亲对她的颐指气使不再,而她对父亲的冷淡也无存。就此而言,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借贷关系是彻彻底底清理一空了。母亲今天晚上追忆起接父亲、擦军靴、做便当等事情,基本上不能说是苦差事吧。她实际上做这些事的年轻时代,一定也不会把它们当作苦差事。虽然不是什么劳苦,可是等到年纪大了以后回头一看,有如长年堆积的尘埃一样,那些事也就变成相当的重量积压在母亲的肩上。活着就是这样,时时刻刻都有看得见看不见的尘劳,飘降到我们肩上,而如今的母亲正在感受它的重量吧。
  •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著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彷佛亡国遭劫的事,反而给中国人发挥“两间正气”的机会,增高价值,即在此一举,应该一任其至,不足忧悲似的。自然,此上也无可为,因为我们已经借死人获得最上的光荣了。沪汉烈士的追悼会中,活的人们在一块很可景仰的高大的木主下互相打骂,也就是和我们的先辈走着同一的路。
  • 时光荏苒,光阴似箭。落花年年相似,人却年年不同。
  •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不是鱼和鸟的距离,也不是,我爱你 你却不知道。 而是,曾经一起无话不谈,形影不离的你我, 现在,却形同陌路,闭口不语, 我们没有失忆,不是被迫,只是有了距离。
  • 看到她如母狮般悄无声息得经过时,我暗想:“这是我一生中见过的最美丽的女人。”那时我正在巴黎戴高乐机场排队登机,准备飞往纽约。她仙女般的身影如惊鸿掠过,消失在大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 黑暗中,他们温柔相待,似乎明白彼此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伍绮诗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伍绮诗的妙语

    简介:伍绮诗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和俄亥俄州长大,毕业于哈佛大学。父母均为科学家,是香港移民第二代。在出版《无声告白》前,她已写作多年,小说及散文作品多见于各类文学期刊杂志。距谭恩美出版著名的《喜福会》已经过去了近三十个年头,伍绮诗的横空出世,填补了华裔作家在欧美主流文学界的空白。 伍绮诗:A·阿伦达蒂·罗伊的《微物之神》是我一直非常喜欢的书之一,我每年都会全书重读或者只读其中的一部分。我喜欢、高度推荐并...详细

    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