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人使用思想仅仅是为了遮盖错误,而用语言则是为了掩饰思想
  • 回忆永远有着优美动人的姿态,令人复述往事的时候,不知不觉沦陷到一种经过臆想和虚荣的修复之后变得接近完美的幻象中去。无论当初经历那些事实的时候,是多么的不堪和不齿。尽管这种饮鸩止渴的告解,总是使得贪恋过往的人在这个不断奔跑的世界里,注定不能够走得太远。 当然,在这个把回头看作软弱和耻辱的世界上,走得再远,也终究达不到想要的永远。走得再近,也终究回不到想要的梦境。人永远是一群被内心的遗憾和憧憬所奴役的生物,夹在生命的单行道上,走不远,也回不去。
  • 人们啊,终究会离散于时间的尽头。但是啊,我不会忘记。在这段路上,你曾温暖过,我的岁月。
  • 灯火阑珊处,转身离开,已成过客。
  • 神仙煮白石,吃了久远不饿,多没趣呀,他不羡慕。但他作诗却说“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方”。他在另一首诗里说:“鹅求四足鳖双裙”,我们却是从未吃过鹅和鳖。钟书笑我死心眼儿,作诗只是作诗而已。
  • 我的母亲是出色的奉献者。如果她发现我们中有人对某件事感兴趣,只要有可能,就要鼓励这种兴趣,她回家时就会带着一包有关著名明星的书。尽管有九个孩子,她对待我们每个人都像对待独生子女一样。我们中谁都没有忘记她是怎样的一个辛勤的操持者和出色的奉献者。
  •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男女同席,履舄交错,杯盘狼藉,堂上烛灭,主人留髡而送客,罗襦襟解,微闻芗泽,当此之时,髡心最乐,能饮一石。

    余怀

    年代:清朝

    国籍:中国

    发布余怀的妙语

    简介:余怀(1616~1696)清初文学家。字澹心,一字无怀,号曼翁、广霞,又号壶山外史、寒铁道人,晚年自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黄石人,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 余怀才情艳逸,其诗词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如《由画溪三箬至合溪》:“画舫随风入画溪,秋高天阔五峰低。绿萝僧院孤烟外,红树人家小阁西。...详细

    余怀的作品:《板桥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