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言语的慰藉即使出自善意,其实,除了再一次提醒当事人是多么可悲之外,再无别的用处。该发生的还是会发生,该伤心的一样会伤心。有时候甚至觉得悲伤是一种不可分担只会传染的东西,没有任何一剂猛药能将它遏制,唯一的解药只有接受而已。至少她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如果她伤心,怎么都不会释怀,只会想通,只会习惯,然后把它当成一种常态,也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了。
  •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 The man who fears losing has already lost. 一旦害怕失去,就不再拥有。
  • 诗当求真,阆仙推敲一事,须问其当时光景,是推便推,是敲便敲,奈何舍其真境而空摹一字,堕入做试帖行径。一句如此,其他诗不真可知,此贾诗所以不入上乘也。退之不能以此理告之,而谓敲字佳,误矣。我说窒碍,因为诗人有时单凭意境,未必真有这么一回事,所以要讲真假很不容易,我怕贾上人在驴背上的也就是这一种境界罢。
  • 脸皮这个事儿是这样的,你要是先把脸皮扔一边,把能抓到的名利赶紧抓手里再站到了一定的位置,那最后谁都会给你脸的;可要是你先把自己的脸皮捧在手心里护的死死的,最后落得个穷的叮当响谁也不知道你是谁,那对不起,那时候除了你自己以外,没人会觉得你有脸,那才真叫没脸没皮呢...
  • 如果有青春里没有激情,那么我们身体里流的就不是血。
  •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李白

    年代:隋唐五代

    国籍:中国

    发布李白的妙语

    简介:李白是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的诗以抒情为主。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后中国最为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中国古典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详细

    收录该句的妙语集
  • 唐诗三百首(收录315个妙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