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
  • 想到你还是想你?我们一天要想到不知多少人,亲戚、朋友、仇人,以及不相干的见过面的人。真正想一个人,记挂着他,希望跟他接近,这少得很。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地怀念一个人。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身上瞥到,想到而已。
  • “心智就是能量活动的容器。这些活动一旦失去形象、我或任何影像,就会完全静止下来。心智一旦摆脱记忆,脑细胞自然产生突变,脑细胞过去一向习惯在时间中运作,它们是时间的残渣,而时间也是局限在某种空间内的活动……这些活动一停止,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因此,脑细胞如果完全明白了自己的活动,这些活动就会自动停止。” 如实观照每一个当下的本来面目,就能把心灵的探索提升到完全不同的次元。
  •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这是一个极普通的经验。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亦觉点头。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陶渊明何以爱菊呢?因为他在傲霜残枝中见出孤臣的劲节;林和靖何以爱梅呢?因为他在暗香疏影中见出隐者的高标。
  • 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
  • 忘记一个人的时间,也许和记得一样的长。而到最后,你看到的依旧是自己的静默,仿佛根本没有爱过。一切界限过于模糊,在左边可,在右边亦可。原来我们爱上的,依旧只是爱情本身。有没有那个人,并不重要。
  • 你爱一个人,就去爱他,你什么也不能给他时,你仍然给他以爱。

    乔治·奥威尔

    国籍:英国

    发布乔治·奥威尔的妙语

    简介:乔治·奥威尔,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详细

    乔治·奥威尔的作品:《我为什么要写作》《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上来透口气》《政治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