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我厌恶这样不择手段的自己,可悲的是,我大概还要这样继续走下去!
  • 二〇一一年,台湾的陈芳明教授终于交出了他的巨著《台湾新文学史》,直写这一批还活着、手中各自有笔、随时可回嘴的书写者其价值和历史位置,这绝不会是无风无浪不起烟尘的事,这部文学史问题很多,惟内容“大家有罪各自承担”我倒没什么特殊意见,我只是惊讶他近乎鲁莽的勇气以及对年轻书写者近乎讨好的信任,居然让历史伸入到此时此刻,直接把所有犹漂浮不定乃至于刚刚开始的东西(比方连第一本书都尚未完成的书写者)全数抓下来...
  • 怜悯,不过是内心自私无情的人,听到灾祸之后所产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痛苦,混杂着对受害者的盲目鄙视!
  • 此后的去处,他不是没有细细思量国。笑想若现在换做正当少年,他说不定莽撞着心思要随她一同离开尘世。但现在毕竟走过些人间路,心已经沉淀下来,便开始懂得,生是比死更加艰难的事情,却也因这艰难而更加值得珍重。身上已经沾染着他人的情感支付与恳切思念,又欠着深深情意,脱身离去,自然是不仁不义。但凡只有勇敢担当起生之负荷与优美的人,其死才有所附丽。
  • 不能把这个世界,拱手让给我们鄙视的人。
  • 这个世界上既有妖、鬼、神、魔。 这个世界上也有糖芽般甜涩,柔韧真实,均匀的,模糊繁茂而又顽固的爱。
  •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简·奥斯汀

    国籍:英国

    发布简·奥斯汀的妙语

    简介:简·奥斯汀(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国女小说家。生于乡村小镇斯蒂文顿,父亲是当地教区牧师。奥斯汀没有上过正规学校,但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汀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20岁左右开始写作,共发表了6部长篇小说。1811年出版的《理智与情感》是她的处女作,随...详细

    简·奥斯汀的作品:《诺桑觉寺》《劝导》《爱玛》《傲慢与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