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对自然现象的任何一种精确的理论说明,都必须以‘原子’和‘力’为最基本的要素,而这种东西是无法靠经验观察到的。我们根本无法把‘原子’和‘自然力’想像成一幅统一的图景,并且实际上我们总是把那些引起实际运动的、我们并不清楚的原因当成最终原因。对自然现象进行精确说明的特殊困难就是由此而产生的。精确的社会科学研究则与此有根本不的同。在这里,人类个体及其意图,是我们进行分析的基本要素,它们是通过我们的经验可以观察到的东西。因此与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相比,精神的社会科学理论具有一个巨大优势。‘知识的局限’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自然现象进行理论解释的困难,实际上不存在于社会科学研究之中。
  • 过去不是有形的东西,也不必依靠有形的物体来缅怀提醒。过去是造成今日我们本身的必须过程,它存在我们生命中,是遗失不了的。
  • 沉默往往为那些收到痛苦剧烈打击的简单心灵提供一个无以名状的庇护场所。 绝望到了一定程度,就连绝望的人也无法理解。
  •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 生命是宇宙意志的忤逆,去其忤逆性,生命就不成其为生命。因此要生命徇从宇宙意志,附丽于宇宙意志,那是绝望的。
  • ”如果你可以随意的退后一步,同样的我也可以随意的靠近一步,对,我们都长大了,也有很多事情变了,那又怎么样,所以你要我怎么样,回来就好,高恩星。“
  • 我们真正能留下的,只有邂逅时的一段记忆,初见时花枝摇曳的惊动。即以为你盛开过,再往后就荣枯生死各不相干,若要死死纠缠,定然两败俱伤。

    安意如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安意如的妙语

    简介:安意如,原名张莉,女,80后自由写作者,1984年6月20日出生于安徽宣城一个普通工人家庭。2005年9月,出版传记文学《看张·爱玲画语》。2006年8月,出版文学随笔《人生若只如初见》和《当时只道是寻常》。2006年10月,出版文学随笔《思无邪——诗三百》。喜欢旅行,变换不同的城市居住。 2003年 以“如冰恋枫”为名混迹于金庸客栈。 2004年 应书商之约写第一部长篇小说《要定你,言承旭》...详细

    安意如的作品:《再见故宫》《聊将锦瑟记流年》《惜春纪》《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