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生命的两大神秘:欲望和厌倦。 每当欲望来时,人自会有一股贪、谗、倔、拗的怪异大力。既达既成既毕,接着来的是熟、烂、腻、烦,要抛开,非割绝不可,宁愿什么都没有。 厌倦的前身即是欲望。若要超脱,除非死,或者除非是像死一般活着。
  • 一个人,无论何时何地,也无论他是谁,都喜欢做他愿意做的事,而根本不喜欢像理性与利益命令他做的那样去做事;他愿意做的事也可能违背他的个人利益,而有时候还肯定违背。纯粹属于他自己的随心所欲的愿望,纯粹属于他自己的哪怕最刁钻古怪的恣意妄为,有时被刺激得甚至近乎疯狂的他自己的幻想——这就是那个被忽略了的最有利的利益,也就是那个无法归入任何一类,一切体系和理论经常因它而灰飞烟灭去见鬼去的最有利的利益。所以这些贤哲们有什么根据说,每个人需要树立某种正常的,某种品德高尚的愿望呢?他们凭什么认定每个人必须树立某种合乎理性的、对自己有利的愿望呢?一个人需要的仅仅是他独立的愿望,不管达到这独立需要花费多大代价,也不管这独立会把他带向何方。
  • 也许要在几百年后,几万里外,才有另一个人和他隔着时间空间的河岸,莫逆于心,相视而笑。
  • 这种爱情自有一些无声无息的乐趣,不同于骚乱紧张的热情,正如田野的花不同于园庭中富丽堂皇的花。温柔微妙的眼神好比浮在水上的蓝色的睡莲,飘忽的表情赛过野蔷蔽的淡淡的清香;凄凉的情调同丝绒般的苔藓一样柔和:那是两颗高尚的心灵在一块富饶,肥沃,不会变质的土地上开出来的花。
  • 你有了秘笈有了派别 少了从前的安心 华山多暗箭 你有了蝴蝶有了露水 少了爱相随
  • 张大千发现毕加索用的是劣质毛笔,后来他在巴西牧场从五千只牛耳朵里取了一公斤牛耳毛,送到日本,做成八枝笔,送了毕加索两枝。他回赠毕加索的画画是两株墨竹——毕加索送张大千的是一张西班牙牧神,两株墨竹一浓一淡,一远一近,目的就是在告诉毕加索中国画阴阳向背的道理。
  • 其实世界上没有谦虚这回事,骄傲的背面是没有反义词的,谦虚只是比骄傲更合适生存的一种骄傲。

    兰晓龙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兰晓龙的妙语

    简介:兰晓龙,199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后进入北京军区战友话剧团成为职业编剧。曾创作了话剧《红星照耀中国》,电视剧《石磊大夫》、《步兵团长》。话剧《爱尔纳·突击》获得2002年全军新剧目展演编剧一等奖。2005年2月《爱尔纳·突击》获得老舍文学奖、曹禺戏剧奖。2007年由兰晓龙编剧的《士兵突击》曾先于电视台在网络上传播,得到广泛的好评,电视剧播出之后,反响巨大。 作为《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说这...详细

    兰晓龙的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生死线》《士兵突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