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一个人出生,成长,老去,慢慢死亡的样子,我看过许许多多 所以我就想,明知会有一死,为何如此努力 只有顺序可能不同,但最终都会长满皱纹,逐渐老去,直至消失. 为何如此拼命,如同经历战争般,咬紧牙关生活. 以旁观者的心态看地球人的一生,既寒心又空虚. 但是自从考虑死亡之后我明白了 没有为死而活的人,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候. 所以即使注定的结局,也能获得幸福,也能生活下去. 如此简单的道理却时至今日方才领悟.
  • 那样真实的情感,那样朴实的性格……在当今社会竟然可以说是灰飞烟灭了。亲爱的人儿们啊,你是否还记得,曾几何时,男女坐在一个角落叙叙话都会引得两人脸颊发烫;哪怕可以吃上一个白馍馍便意足心满。生活的重担让人们一刻也直不起腰板,悲哀和苦难远远地望不到尽头,即便这样每个人都几乎是善良的,可爱的。都是相信真情并恪守诺言的。我真的被打动了。我将和你们一样,永远不被世俗污染!
  • 喜滋滋迎新年 笑盈盈辞旧岁
  • 他们已不复是“快活的劳动者”,正在为分数而劳动,为名誉而劳动,为知识而劳动,为生活而劳动了。
  • 雨后总像有谁离去了
  • 如果你不能恨你所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没有张力。它将是一件死气沉沉的事。没有截然相反的两极存在,每一件事都会变得乏味。
  •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也。

    袁黄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袁黄的妙语

    简介:袁黄(1533-1606),初名表,后改名黄,字庆远,又字坤仪、仪甫,初号学海,后改了凡,后人常以其号了凡称之。袁了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家,是迄今所知中国第一位具名的善书作者。他的《了凡四训》融会禅学与理学,劝人积善改过,强调从治心入手的自我修养,提倡记功过格,在社会上流行一时。 据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证,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明初,因燕王朱棣夺取皇位,发生“靖难之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