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都说缘许三生,此生一诺,来世必践
  • 所有的鸟儿都以为把鱼举在空中是一种善举。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我只是看看那堆灰烬,想在没有区别的微尘中认识各个字的死骸,找出那一点是春字的灰,那一点是蚕字的灰。又想像它明天朝晨被此地的仆人扫除出去,不知结果如何:倘然散入风中,不知它将分飞何处?春字的灰飞入谁家,蚕字的灰飞入谁家?。倘然混入泥土中,不知它将滋养那几株植物?。都是渺茫不可知的千古的大疑问了。
  • 开口说话,要大事化小。最好是把需要对方帮忙的事,拆解成很具体的,听了不会一下就失去耐心的、一个一个小步骤,然后先提出最小的要求,比较不会被立刻拒绝。比方,你们店家办了促销活动,想找附件的店家共同参与,壮大声势,如果第一步先去向附件的店家询问,如果为了这个活动印了传单,可不可以把附件的店家的点名和店址,一并印在传单地图上?这样白捡到的宣传,通常对方应该会欣然答应。这样,等到传单印好以后,这些附近店家也自然比较会答应在自家的收银柜台摆放这份传单,来吸引客户目光。当然,这只是取得对方 好感,使对方愿意帮忙的第一步。
  • 有一次,菜点齐了,老舍先生又斟酌了一次,认为有一个菜不好,不要,亚平同志掏出笔来在这道菜四边画了一个方框,又加了一个螺旋形的小尾巴。服务员接过菜单,端详了一会,问:“这是什么意思?”亚平真是个老编辑,他把校对符号用到菜单上来了!
  • 真正的权力,我们日日夜夜为之奋战的权力,不是控制事物的权力,而是控制人的权力。

    乔治·奥威尔

    国籍:英国

    发布乔治·奥威尔的妙语

    简介:乔治·奥威尔,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详细

    乔治·奥威尔的作品:《我为什么要写作》《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上来透口气》《政治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