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东方彧卿向来世借了五年寿,来换取今生多陪你一年。下场……是不得好死。
  • 知识我不要,名誉我也不要,我只要一颗安慰我、体谅我的心
  • 忆苦不够好玩的话,最好思甜,回味有生之年最快乐的一段日子,是人物还是物件带来的。最终可能发觉,竟与金钱一点关系都没有,原来只是与暗恋已久的人在茶餐厅表白成功,两杯鸳鸯已够浮一大白。
  • 上帝存在,也又不存在。 石头里没有疼痛,可是在对石头的恐惧中有疼痛。上帝是一种恐惧死亡的痛 苦。谁战胜痛苦和恐惧,他自己就是上帝。那时就有新的生活,那时就有新的人一切都是新的...
  • I can't tell you what really is,I can only tell you what it feels like. 我无法诉说那到底是什么,我只能告诉你那是怎样一种感觉。
  • 谈到一场革命,历史学家常常只告诉我们,这是“历史进步”的重要转折,民众似乎必定是欢迎进步的;历史学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行进中的列车,如果突然做出一个“历史性转折”时,车上有多少人会因猝不及防从车窗里被甩出去;大理石叶不会告诉我们,那个被甩下去的人怀抱的回事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事情,在宏观的大理石之下是不被关心的。可由于不关心,社会民间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此消失了。消失的结果,是人们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教训,而历史也因此缺少了一个丰富的层面,不能给我们替工它的复杂性、提供让我们谨慎行事的依据。
  • 老一辈的社会主义这一享受到反对所谓“阶级特权”的训练,都认为凡不是世袭的东西就不可能长期永存。他们没有看到,寡头政体的延续不一定需要体现在人身上,他们也没有想到,世袭贵族一向短命,而像天主教那样的选任组织有时却能维持好几百年或者好几千年。寡头整体的关键不是父子相传,而是私人加于活人身上的一种世界观,一种生活方式的延续。一个统治集团只要能够指定他的接班人就是一个统治集团。党所操心的不是维系血统相传而是维系党的本身的永存。由谁掌握权力并不重要,只要等级结构保持不变。

    乔治·奥威尔

    国籍:英国

    发布乔治·奥威尔的妙语

    简介:乔治·奥威尔,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1903年生于英国殖民地的印度,童年耳闻目睹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尖锐的冲突。与绝大多数英国孩子不同,他的同情倾向悲惨的印度人民一边。少年时代,奥威尔受教育于著名的伊顿公学。后来被派到缅甸任警察,他却站在了苦役犯的一边。20世纪30年代,他参加西班牙内战,因属托洛茨基派系(第四国际)而遭排挤,回国后却又因被划入左派,不得不流亡法国。二战中,他在英国广...详细

    乔治·奥威尔的作品:《我为什么要写作》《英国式谋杀的衰落》《上来透口气》《政治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