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热闹中著一冷眼,便省许多苦心思;冷落处存一热心,便得许多真趣味。
  • 静,是一种气质,也是一种修养。诸葛亮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浮气躁,是成不了大气候的。静是要经过锻炼的,古人叫做“习静”。唐人诗云:"“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习静”可能是道家的一种功夫,习于安静确实是生活于扰攘的尘世中人所不易做到的。静,不是一味地孤寂,不闻世事。我很欣赏宋儒的诗:“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唯静,才能观照万物,对于人间生活充满盎然的兴致。静是顺乎自然,也是合乎人道的。世界是喧闹的。我们现在无法逃到深山里去,唯一的办法是闹中取静。
  • 如果我们是带着心灵的眼睛去看我们的乡土的时候,片片都是好风景。
  • 有时,生活没什么惊天动地的目的,只化约到还活着这么个简单的念头。不太关心四季的递换,或是人事的转移。出门,自然得换一副面目一套语言,可是独处,尽管把帘子拉密,赤裸裸地行走。奇怪的是,并不觉得寂寞,并不觉得禁语了一天一夜。
  •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 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
  • 年老的头上的白发就像最高峰上的雪。如果一个老人不能放松,那就意味着他没有活过一生。

    奥修

    国籍:印度

    发布奥修的妙语

    简介:奥修 Osho(1931——1990),曾名为阿恰里亚·拉杰尼希,1931年12月11日生在印度中央邦古其瓦达地方的一个殷实人家,其家庭有耆那教的背景。1985年曾经被美国基督教政府驱逐出境,并被美国少数官员以反诈骗法指控其企图谋杀、攻击、纵火、盗窃、窃听及鲁莽地危害安全等罪起诉,被法院勉强冠定为移民罪,曾遭到欧洲24个国家拒绝入境,1989年改名奥修。 1971年他声称自己是700年前的一位大...详细

    奥修的作品:《当鞋合脚时》《佛陀法句经》《静心:狂喜的艺术》《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