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不要对一件没有做过的事儿说没有意义。
  • 人往往经历过不幸福,才知道什么是幸福。就好比遇见过错的人,才知道谁是对的人。
  • 谈到一场革命,历史学家常常只告诉我们,这是“历史进步”的重要转折,民众似乎必定是欢迎进步的;历史学家没有告诉我们的是,行进中的列车,如果突然做出一个“历史性转折”时,车上有多少人会因猝不及防从车窗里被甩出去;大理石叶不会告诉我们,那个被甩下去的人怀抱的回事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事情,在宏观的大理石之下是不被关心的。可由于不关心,社会民间历史的很大一部分就此消失了。消失的结果,是人们没有得到应该有的教训,而历史也因此缺少了一个丰富的层面,不能给我们替工它的复杂性、提供让我们谨慎行事的依据。
  •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 君子与小人莫不引其类而聚于朝,人君得一贤者而相之,为相者举其类而进之,后之进者亦举其类,继之者莫非贤也。
  • 然而,对于偏见或许我们应该大度一些。就其纯粹状态而言,偏见不过是人类社会的运作与繁荣的一种观点,并由此为出发点对各个事件予以逻辑一致的评估。偏见就像掠过事实的一枚镜片,旨在将眼前的事物看得更清楚。偏见致力于解释事实的真相,并引入一套用来评判想法和事件的价值观,因此,对偏见采取避之不及的方法似乎有点小题大做。我们的任务应该是去寻得方法,以便采用其中较为可靠和有益的部分。
  • 莫语常言道知足,万事至终总是空。

    理想现实一线隔,心无旁骛脚踏实。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花开复见却飘零,残憾莫使今生留。

    施耐庵

    年代:明朝

    国籍:中国

    发布施耐庵的妙语

    简介:施耐庵(1296—约1371),名子安(一说名耳),本名彦端,汉族,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元末明初小说家。博古通今,才华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36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书,与门下弟子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并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施耐庵于元延祐元年中秀才,泰定元年...详细

    施耐庵的作品:《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