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闲坐时我常常悲悼你,也常常自悲;

纵使人生能活百年,仍然恰如一寐。

邓攸终身无子,难道不是命运安排?

潘岳悼诗写得再好,也是心机枉费!

即使死后合葬,地府冥冥有何指望;

要想来世再结良缘,更是虚妄难期。

我只有终夜睁着双眼,长远怀念你;

以报答你终身清苦,从未喜笑开眉!

注解

1、邓攸句:晋邓攸,字伯道,官河东太守,战乱中舍子保侄,后终无子,时人乃有“天道无知,使伯道无儿”之语。寻知命:即将到知命之年。作者于五十岁时,始由继室裴氏生一子,名道护。寻:随即。知命,指五十岁。

2、潘岳句:晋潘岳,字安仁,妻死,作《悼亡》诗三首,为世传诵。犹费辞:意谓潘岳即使写了那么悲痛的诗,对死者也等于白说。实是说自己。

3、同穴句:意谓死后纵合葬一处,但洞穴冥,也难望哀情相通。同穴:指夫妻合葬。

  • 暂无评论
可能感兴趣的妙语
  • 生与死,苦难与苍老,都蕴涵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 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 要进入另一个人的孤独,我意识到,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真的可以逐渐认识另一个人,即使是很少的程度,也只能到他愿意被了解的程度为止。那个人会说:我觉得冷。或者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会看见他颤抖。不管哪种方式,我们会知道他觉得冷。但假如这个人什么都不说也不颤抖呢?当一切都无迹可循,当一切都与世隔绝,全无踪影的时候,人们能做的就只有观察了。但人们能否从观察到的东西里找出意义,则完全是另一回事。
  • 有人说,失眠,是因为你正在别人的梦里辛苦地忙碌着。
  • 纽约,纽约,美丽的城市! 如果要选择一个终老之地,必须确保在那里不会感到牵肠挂肚。而恰恰就在那两座城市里,你从来都不会怀念什么。因为那里应有尽有,又有什么可怀念的呢?在那里,即使足不出户,你也会感觉置身于世界的中心。当你出门的时候,也不需要确定一个目的地,走着走着,总能看见新鲜的东西。 如果你了解纽约,就会知道在这座城市里转过一个街角就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 纽约是座暴力之城,也是座宽容之城。它接纳所有人,让有的人死去,也让有的人幸福。
  • 被同学们孤立的学生,每天都在同学们的不关心和冷淡中生活,本应该是寻找梦想的温暖的教室,但是却成为了孩子的牢笼。
  •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

    年代:隋唐五代

    国籍:中国

    发布元稹的妙语

    简介:元稹(779一831),唐代文学家。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属今河南洛阳)人。贞元九年(793年)明经及第,官至同中书下平章事,后借重宦官排挤名相裴度。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同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在诗歌形式上,元稹是“次韵相酬”的创始者,均依次重用白诗原韵,韵同而意殊。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首创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