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庾信早年曾吟诵《愁赋》之类的名篇,

如今,悄悄的私语声又传来耳畔。

夜露浸湿黄铜闪闪的门环,

苍苔盖满石块雕砌的井栏--

到处都可以听到你的歌唱,

仿佛在倾诉人间的悲愁哀怨。

闺中少妇思念丈夫长夜无眠,

起身寻找机梭为他织就御寒的农衫,

伴着她的只有屏风上曲折的山峦,

夜凉如水,又怎样度过这深秋的夜晚?

听,细南又在散打西厅的窗棂,

伴着捣衣的砧杵,你的声音似断实连。

在客居的宾馆迎来深秋的长夜,

在出巡的高官凭吊故国的月圆。

还有其他无数类似的伤心惨事,

象《豳风·七月》,都可即席成篇。

可笑的是竹篱外传来灯笼笑语--

少年男女在捉拿蟋蟀,兴趣盎然。

呵,假如把这所有的音响尽皆谱入琴曲,

那一声声,不知能演奏出多少人间的哀怨!

注释

丙辰岁: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

张功父:张镃,字功父。南宋将领张俊之孙,有《南湖集》。张达可:不详。

裴回:即徘徊。

中都:此指汴京(今河南开封)。促织:古称蟋蟀为促织。

庚郎:北朝诗人庚信,曾作《愁赋》。

铜铺:铜制的铺首,装在门上能衔门环。

屏山:屏风上画有远山,故称屏山。

候馆:迎客的馆舍。

离宫:皇帝出巡在外住的行宫。

豳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有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漫与:即景写诗,率然而成。

写入琴丝:谱成乐曲,入琴弹奏。

  • 暂无评论

庾郎先自吟愁赋,凄凄更闻私语。露湿铜铺,苔侵石井,都是曾听伊处。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

西窗又吹暗雨。为谁频断续,相和砧杵?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豳诗漫与。笑篱落呼灯,世间儿女。写入琴丝,一声声更苦。

姜夔

年代:宋朝

国籍:中国

发布姜夔的妙语

简介:姜夔,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人品秀拔,体态清莹,气貌若不胜衣,望之若神仙中人。往来鄂、赣、皖、苏、浙间,与诗人词家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交游。庆元中,曾上书乞正太常雅乐,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