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对于击毙本?拉登这件事,美国政府老谋深算,我猜美国政府早就发现他在哪儿了,只不过不急于击毙他,要等到总统竞选连任的时候再用这招。民主社会有个问题,政客脑子里老绷着一根神经,就是选举,政府出台每个政策、做每件事,都要想着这和选举有什么关系,怎样做才能有利于选举。我猜美国总统大概还经常会问一句:“拉登同志最近怎么样?”“最近吃得不错,不出门。”“好好好,留着留着。”一直留到总统准备竞选连任,才下令把他干掉。
按穆斯林习俗,死人必须二十四小时内下葬,所以拉登被击毙后,没来得及把尸体拉回美国给大家展览展览就海葬了。到现在美国还有很多阴谋论,说杀的其实不是拉登云云。 —— 高晓松《鱼羊野史》
美国人民对“9?11”仇恨非常深,“9?11”时死的美国人比珍珠港事件时还要多。美国不管花多少纳税人的钱,甭管是每个月花一百万美元,还是每个月花一百亿美元(实际上就是每月一百亿美元花在伊拉克),也一定要把拉登抓住,最后美国人终于把他击毙了。拉登竟然没有逃到中亚的一个什么地方。那儿的人长得都差不多,他完全可以卖卖羊肉串,收工了弹弹冬不拉,苟活下去。但是拉登没有这样做。 —— 高晓松《鱼羊野史》
民国时期有两位著名的僧人——李叔同、苏曼殊,都是大才子。可能才子们读书到一定程度,就会看破世情、看破红尘,就有可能遁入空门。苏曼殊用中国非常漂亮的韵文去翻译拜伦的诗,有些地方有点儿像《楚辞》,是我读过的最好的翻译。苏曼殊在国外长大,是一个身世非常复杂的人,三十几岁去世前说了一句话:“一切有情。”另一位大师李叔同,也就是弘一法师,圆寂的时候也说过一句话:“悲欣交集。”人临终前说的话,其实是一个人对人世最终的看法。每当读到这两句话,我都会情难自已。 —— 高晓松《鱼羊野史》
所以我觉得这套制度的第一个好处就在于它让大量的精英进入到体制,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来管理这个国家。文官的言论空间很大,大量的文官敢说敢闹,敢骂皇帝,还敢写各种奏折——因为我是考上来的,不是你提拔上来的,所以我就敢说这些话,敢铁骨铮铮。 —— 高晓松《晓说2》
科举网罗了中国上千年来几乎所有的精英,但是漏网的也不是没有。黄巢漏网了,于是就起义了,打了一通,把长安占领了;洪秀全落榜了,于是他也闹了一通太平天国。
不过,大部分的精英都通过这个体系进入到了管理国家的体制里,所以这个国家才能非常稳定。大部分落榜的,很少有变成黄巢、洪秀全那样的,落榜了就跟你拼了,因为都是文人嘛,所以最后变成唐伯虎了,这也是好事。大部分精英来到官僚体制里,少部分精英落榜了,就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事业。 —— 高晓松《晓说2》
其实我觉得现在对高考作弊的处罚力度不够。在古代,科举是国家的根本大计,国家的管理人才都是由科举来的,所以任何涉及科举的罪都是杀头的重罪,毫不留情,因为你犯这样的罪就等于动摇国家的根本。科举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方法防止作弊,比如准考证上要描述考生的体貌特征,说这个人有痣、有胎记、有胡子等什么什么模样。最有意思的一种方法是要你的亲人以及邻居乡里一起作保,证明准考证上描述的这个人就是你,一旦出现替考,所有作保的人一起连坐,这个惩罚是非常严格的。科举博物馆里还有当时作弊的小抄,叫夹带,那个特有意思,上面的字写得极细,一个米粒大的地方,能写三个字进去。 —— 高晓松《晓说2》
美国这个国家的政治智慧和它自由、平等的精神,使得各个民族最终融合在一起,也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
这个地方物尽其用,就连一小块沙漠,也被用来实验原子弹,在拉斯维加斯还搞赌场。 —— 高晓松《晓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