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篇

《斐多篇》

作者:柏拉图

喜欢

柏拉图的著作之一。主要是对有限与无限的分析。柏拉图在《斐多篇》和《国家篇》中认为,理念是绝对的,“大的理念”就是绝对的大,不能和“小”相合;对立的理念是彼此分离而不能相通的。而在《智者篇》中提出:对立的最普遍的“种”(理念或范畴),如“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是可以相通的。

在这个不长的文章中,苏格拉底还和他的学生们探讨了有关灵魂的immortal,自杀,和如何看待死亡等一系列有重大意义的问题。

文章的最后,描述了苏格拉底“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死亡”,他按看守的要求,按时喝下了毒药,来回走动,步入自己的不朽。

《斐多篇》纠错或补充

柏拉图

国籍:希腊

发布柏拉图的妙语

简介: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是古希腊哲学,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在哲学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公元前387年在阿加德米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详细

柏拉图的作品:《斐多篇》《理想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