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唇边的长笛

《上帝唇边的长笛》

作者:奥修

喜欢

奥修《上帝唇边的长笛》全书十章,以解读《圣经》福音书为引子,其中突出部分为:人的思想的五种状态,开悟的三阶段,人的四维。

看见这许多的人,耶稣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走到他跟前来。他就开口教训他们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将继承土地。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心得饱足。怜恤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能见到上帝。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上帝的儿子。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应当欢喜快乐,因为你们在天上的赏赐是大的。在你们以前的先知,人也是这样逼迫他们。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

——马太福音第五章

《福音书》的开篇美妙无比。其它还没有一本书是这样开篇的,也没有一本书能够这样开篇。《圣经》是「万书之经」。这是「Bible」(圣经)——「书」这个词的确切含义。它是人类所拥有的最宝贵的文献。因此它才被叫做「圣约书」,因为耶稣在书中见到了上帝:耶稣成了上帝的目击者,立了圣约。它是唯一的证明。上帝的存在不需辩论,但能证明他的存在的只能是耶稣这样一个人。

《福音书》载下了耶稣的精华——八福词中所有的美词佳句。那些话至善至美,即使是佛陀或是老子也说不出来。佛陀很有哲理,非常优雅叫而耶稣却作常简单明了。

《上帝唇边的长笛》纠错或补充

奥修

国籍:印度

发布奥修的妙语

简介:奥修 Osho(1931——1990),曾名为阿恰里亚·拉杰尼希,1931年12月11日生在印度中央邦古其瓦达地方的一个殷实人家,其家庭有耆那教的背景。1985年曾经被美国基督教政府驱逐出境,并被美国少数官员以反诈骗法指控其企图谋杀、攻击、纵火、盗窃、窃听及鲁莽地危害安全等罪起诉,被法院勉强冠定为移民罪,曾遭到欧洲24个国家拒绝入境,1989年改名奥修。 1971年他声称自己是700年前的一位大...详细

奥修的作品:《当鞋合脚时》《佛陀法句经》《静心:狂喜的艺术》《沙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