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收录7个妙语)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

作者:罗振宇

喜欢

本书精选罗振宇的诸多思考,与你分享成长的洞见:

《微革命》:转身、立定、呻吟、躺下,就是互联网时代个人崛起的方法

《发现你的太平洋》:不跟存量较劲,而去寻找人生的增量

《疯狂的投资》:有好点子马上行动,当实干家而不是评论家

《和你赛跑的不是人》:放弃追求地位,转而追求联系;放弃追求效率,转而追求趣味

《怎么当个明白人》:真正的牛人,就是在集体中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思考的人

……

迷茫时代,怎么当个明白人?

本书是罗振宇与《罗辑思维》见解的第一次充分集中表达: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个人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

工业时代用庞大的知识体系,让每一个人进入了一个细碎的分工的角落,让那么多人挤挤插插地生活在一个都市群落当中,每一个人都被迫变得扁平化。互联网时代人的兴趣、素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原先那些地理位置、组织当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换言之,传统工业社会一切坚固的东西都将烟消云散,个人崛起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以个人身份把握机会?

传统经济的玩法都是跑步,尽可能地跑马圈地,占的范围越大越好。可是在个人崛起的时代,我们与其去把握更多的机会, 还不如立定下来,在一个固定点上成长,这才是真正的身法。在传统社会,我们经常讲的是做大做强,总希望跟着组织把事业做大。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也许我们立定在自己所擅长的那个领域成长,并拥有合适规模的客户,就可以拥有自由且富足的一生。你找到立定的地方了吗?

《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纠错或补充

  • 很多人拖延,有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因为懒,而是在那些创造性的事情上,他对自己有完美主义的要求,他要求自己做到自己根本达不到的水平,所以才会一直拖着、等着。拖延症最严重的,多是做创造性劳动的人。 拖延症有一个最大的共性:当你面对的是一个人的任务时就会拖延,而在群体压力下,拖延症会消解很大一部分。美国社会有一个现象,很少有富人是胖子,胖子基本都是穷人。不是说穷人就一定是人穷志短,而是富人在社群里面是有压力的,因为胖就意味着你意志薄弱,你自控能力差,你在社交圈里就不好混。这种群体压力会对人的行为构成很大的反制效果。
  • 如果我们坚信未来的互联网会形成一个全新的人类大脑,那它现在的进化中,就有一些规律可循。我们现在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是存活在这个趋势里,把不是这个趋势的东西去掉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最聪明的生存策略。
  • 创新分为两种,果实性创新(传统的创新)、重组式创新(两个完全不搭界的创新)。 每一个人都应该活在趋势中。如果你能秉持一种活在趋势中的态度,那你生命中的每一个点都可能获得惊喜。面对这些创新,我们用一种欢乐的姿态,用一种匍匐的身姿跟在它之后,体察它一点一毫的进步,这本身就是快乐的所在。
  • 在传统社会里,我们经常要判断一件事情靠不靠谱,但在现在社会里,没必要这么想,不靠谱又何妨?只要你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力量、呈现出来的精神,以及方方面面你能整合的资源,让所有人看到了,你就获得了够到另外一颗竹子的资本。即使事情本身失败了,你的后半生也自然会有人接盘。
  • 拖延症没办法治,人类本来就不是自己所构想的那种光荣、伟大、正确的物种。从古希腊开始,我们都认为人是理性的,但是我们活得越久,人类文明越往深处走,我们就越发现,人类有大量的非理性地带。罗素曾经讲过一句话:“据说人是理性动物,我一生都在寻找证据支持这种说法。”
  • 罗振宇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罗振宇的妙语

    简介:罗振宇,自媒体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讲人,互联网知识型社群试水者,资深媒体人和传播专家。1973年1月11日生,安徽芜湖人。90级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本科,94级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硕士,04级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历任CCTV:《商务电视》、《经济与法》、《对话》制片人。 2008年从中央电视台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曾担任《决战商场》、《中国经营者》、《领航客》等电视节目主持人;第一财经频道总策划...详细

    罗振宇的作品:《罗辑思维》《罗辑思维:迷茫时代的明白人》《罗辑思维:成大事者不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