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7个妙语)
《九三年》是雨果晚年的重要作品,这是他的最后一部小说。雨果选取了1793年法国大革命斗争最激烈的年代作为小说的背景,正确评价了雅各宾党专政时期实行的一系列政策。对法国大革命和九三年的阶级生死搏斗的正确描写,是这部小说的基本价值所在。《九三年》以雄浑的笔触真实地再现了十八世纪末的法国历史面貌,小说虽然篇幅不大,却堪与卷帙浩繁的历史小说相媲美,是描绘法国大革命的一部史诗,不可多得的上乘之作。
故事发生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急风暴雨时代,发生在共和国诞生不满一岁、革命与封建复辟势力生死搏斗的1793年。5月,巴黎国民军的一个“红帽子联队烈树林里搜索时,发现了在饥饿中的农妇佛莱莎和她的三个孩子,并收留了他们。6月1日傍晚,大雾之中,从英国”在布列塔尼的索德一个海岛起航了一只伪装成商船的军舰,船上有逃亡的法国保王党军人,还载着一个农民打扮的重要人物朗特纳克侯爵,他戴着皇后在塔堡监狱绣的百合花统帅绶带,被秘密派到旺代发动十万盲目忠于国王的农民军叛乱,迎接英国人登陆,企图一举把法兰西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之中。
军舰起航前,共和国方面已得到情报,并通知巡逻舰俘获此船,将朗特纳克送上断头台。不料这一军舰由于途中一尊发射二十四磅重炮弹的大炮滑脱,船员无法控制,终于迷失航向,误触暗礁,滑脱的炮身又撞漏了船,撞死了炮手,撞坏了一半以上的大炮,船身不断下沉。在这危急的当口,法国巡逻舰舰队又出现在面前,无论是迎战还是后退,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必然毁灭。为了完成以旺岱为基地摧毁新生的共和国,使王室、贵族的反革命势力起而复生的使命,舰长派一名勇敢的水手阿尔马罗用小舢板护送侯爵逃生。
朗特纳克侯爵在布列塔尼一个海湾登陆,在小山顶的碑石上发现了通缉他的告示,署名的海岸远征军司令正是他的继承人,他的侄孙郭文子爵,他内心升起无比痛恨的火焰,决意与这一家族的叛逆势不两立。上岸次日,他便找到报复的机会,在山下村子里,他正好与刚刚占领这村子的七千旺岱军队相遇。在他的命令下,这帮反革命匪徒把战斗中俘获的巴黎联队士兵全部枪毙,包括那个被联队收留的母亲,把村子烧光,把三个孩子带走。
在巴黎,英勇的市民兴高采烈地庆祝革命的胜利。在一家小酒店里,革命的领袖罗伯斯庇尔、丹东、马拉正共同商量解除共和国巨大潜在危机的办法,为了消灭威胁革命的旺岱叛军,国民公会委派西穆尔登为海岸远征军司令部政治委员,并由他们三人正式签署了公安委员会的正式委任令。他们说,西穆尔登有全权去监视那个司令官,因为这个年轻的贵族虽然很有军事才能,又很勇敢坚强,已经打败了年老的朗德纳克,但他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宽恕、待人慈悲,他释放俘虏,认为强者对弱者有保护的责任,他不愿杀死已经趴在地上的人,总之他有半颗柔弱的心。但革命对反革命是绝不能宽大的,尤其对那个顽固的反革命侯爵;同时革命对那些宽恕反革命的人也绝不能容忍。
当西穆尔登听到司令官的名字是郭文子爵时,顿时脸色苍白。这正是他朝思暮想的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西穆尔登以前是个教士,他有一颗纯洁高尚然而忧郁的心,他善于思考、博学多才,虽然科学毁灭了他的信仰,他却一直守着教士的戒律,孤身一人。他曾把全部爱情倾注在一个孩子身上,那是他年轻时在布列塔尼的郭文家族当家庭教师时的郭文子爵。这是一个无父无母、由叔祖父朗特纳克侯爵抚养的孩子,他把自己的知识、信仰、意识、道德、理想、人民的灵魂都灌输给这个贵族子弟。一次郭文重病,他日夜守护在床边,挽救了孩子微弱的生命。孩子长大成人,当了上尉出发到军营去了,他们再也没见过面,只能相互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