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

(收录12个妙语)

《回归》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

喜欢

二战遗腹子德鲍尔幼年时偶然读到一部小说片断:一个德国士兵历经艰难从苏联战场逃回故乡,敲开家门,妻子怀中抱着孩子,旁边却站着另一个男人。

成年后,对小说念念不忘的德鲍尔开始寻找小说的作者。种种线索指向一个在二战期间身份多变、战后不知去向的纳粹理论家。在儿子的追问下,德鲍尔的母亲终于揭开埋藏了数十年的身世之谜。

当年的纳粹理论家此时已摇身一变,在美国成为名牌大学政治学权威教授德堡。德鲍尔来到德堡身边,一步一步逼近真相……

《回归》纠错或补充

  • 黄金法则用不同表达方式阐述了禁止人们用自己不愿承受的方式让别人受罪时,这一禁令还通过一条戒律得到补充;他们祈求去为别人做那些愿意他人为自己做的事。这样,黄金法则就成了一条诫命。然而人的权利到哪里去了?
  • 他真的到来那天,是个大晴天。星期六。我们去购物,回家正一件件搬空购物袋。我们买的四箱葡萄酒应该由店主送过来。因此有人按门铃的时候,芭芭拉就说:“葡萄酒来啦!”于是她跑去开门。但是她没有说:“酒要搬到地窖里,我指给您看在哪儿?”或者“您放下吧,我们自己把它们搬进地窖。”她没叫任何人,尽管这是她的风格,不叫送货的人,不叫送包裹的人,不叫房客。她就呆呆地站在门口听着他在底楼和台阶上的脚步。
  • 这是专横且不公正的,因为磨坊实际上有些充足的水源,租金所需的款项其实可以挣得到也完全付得起,磨坊主就是个无赖。但是这个案件树立了腓特烈大帝公正国王的声望,以及普鲁士公正国度的形象,这里在法官面前人人平等,无论强弱,无论贫富。
  • 法则中没有一次提到权利,包括防御攻击的权利。根据这条法则的规定,既然作为攻击方不想遇到任何防御,那人们也就不能对攻击者的行为做出任何防御。权利自有它的道理,不是在这条黄金法则中,而是在一条钢铁法则中。你准备自我激励的时候,你也就给了其他人同样的权利。
  • 显然,历史进程并不是那么迅速的。历史必须尊重生活中的上下班,购物,烹调和三餐,历史必须尊重事实。官方途径,体育活动,与亲友们的见面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完成的。也法国大革命中也是一样。七月十四日当人们冲击巴士底狱却不去上班,于是大家就必须在七月十五日补上鞋匠铺或者裁缝铺落下的活儿。在早晨看过断头台之后,中午又回到针线旁。人们一整天待在被冲破的巴士底狱里面能干吗?在打开的柏林墙旁边又能干吗?
  • 本哈德·施林克

    年代:近现代

    发布本哈德·施林克的妙语

    简介: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台湾译法:徐林克尔,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1944年6月6日出生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比勒非尔德(Bielefeld)附近的Großdornberg。他从小在海德堡长大。施林克在海德堡的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和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法律学。同时他也在Darmstadt, Bielefeld和海德堡的大学做科学助手。19...详细

    本哈德·施林克的作品:《回归》《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