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

(收录10个妙语)

《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

作者:林夕

喜欢

《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林夕散文图书。林夕作为华语乐坛著名词作者,其歌词作品累计4000余首,获得奖项无数,名篇佳作俯拾即是,广为传唱,“林夕作词”已融入几代华人的音乐记忆,人气极高,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的系列书籍销量亦极佳。文字优美,风格自成一家。文中记录生活小事,却从细微处见真知,延续了林夕“林氏文字”的独有特征,可读性极强。

《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说到的幸福,不是角度,也不是“非”“不”之负负得正,而是开宗明义的告诉你:幸福的代价。常言道:幸福非必然,那么,“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有否忽然变得诡异,诡异到下一句歌词原来是:“愿我可。”是的,你是可以的,只要你愿意。

愿意知道“原来安心才能开心”,安心与开心是可以有先后。

愿意相信“无数唯一多少最”,“唯一”与“最”是执也是迷。

愿意保有“心热如火,冷眼似灰”,冷热于荒唐世道间。

愿意明白“事若求全何所乐”,在最无解的爱情国度里是求全,还是求乐?

愿意接受“此系身前身后事”,在世界末日个人大限也未至之时,怎样“闲世人之所忙,忙世人之所闲”。

这本小书,作者说了很多自己的故事,不是为要造就一个已经可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的自己,而是告诉你,这个愿景,你我他也可以边走边唱。

我不清楚

有没有一种快乐

曾经缠绵悱恻

过后不会不舍

有没有一个方法

让心想事成后 没有任何代价

有没有一场喧哗

曲终人散后 能让寂寞升华

我不晓得

有没有一种福气从天而降

令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更幸福

我不理解

幸福是否如公益广告所言 并非必然

而必然要惜福 珍惜到患得患失

我不肯定

是否离时代远远 没人间烟火

便可以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

《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纠错或补充

  • 有趣的是,很多人总要在兴起时凭着一股盲劲才会有所行动,给他们时间把机关算尽衡量得失后,反而觉得一动不如一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若然幸福要付出代价 只要舍得也就值了 我只知道 他人的蜂蜜有时是自己的砒霜 模拟他人的幸福 才折了自己的福
  • 独处,并不可耻;可悲的是,分不开孤独与寂寞。寂寞的情绪可能让一只猫叫春, 孤独自处,会容许沉默的自由、思考的自由、不吃东西的自由、沉迷烂片的自由,而不需要任何理由。这不是安乐还是什么?
  • 那份报告同时不知下了什么功夫,得出每人平均每年有一个半月觉得孤独,是不是太恐怖了?一生有十分之一时间寂寞喔,那怎么办?报告指出多交一个新朋友,寂寞日每年即减少两天。 竟然可以把情绪量化到这不近人情的地步,一个新朋友有助两天寂寞减排,那一年要交多少朋友才能对孤独产生免疫力?为什么是新朋友?老友不可循环再用?新朋友不会带来先亲后疏引起的孤独感?
  • 真正无私,即若无我,无我又何来有患其身?百般有为下表现的无所谓,只因有所谓。在爱情世界中演一个完人的角色,想演给谁看?讚颂与感激何曾与想要的幸福並存? 此事两难存,事若求全何所乐?不如坦承很爱很爱一个人,都带点龌龊,都别有私心。做一场给世界看的戏,只求感动到别人,何苦再奢望骗得了自己?
  • 林夕

    年代:近现代

    国籍:中国

    发布林夕的妙语

    简介:林夕(1961年12月7日-),原名梁伟文,祖籍广东东莞。80年代中期晋身香港乐坛的专业填词人,198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主修翻译。曾任大学助教、报刊编辑、亚洲电视节目创作主任、音乐工厂总经理及商业电台广告部创作总监,现为商业电台制作创作总监,并从事于歌词创作。 林夕中学毕业于陈瑞祺(喇沙)书院,会考文科9科成绩2A5B2C,预科毕业于喇沙书院。1984年毕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中文系(现...详细

    林夕的作品:《都什么时候了》《十方一念》《毫无代价唱最幸福的歌》《我所爱的香港》